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气象卫星作为重要航天产品,其结构复杂,运行环境恶劣。由旋转、运动部件故障导致的卫星功能失效是当前亟待解决的问题。由于卫星产品数量少,造价昂贵,对其进行有效的结构和系统的可靠性评估具有较大难度。因此研究气象卫星旋转运动部件的可靠性评定方法,对气象卫星实施有效的地面检测和可靠性评估,对于消除卫星发射、上天后潜在的失效隐患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论文结合上海航天局“气象卫星运动部件健康检测与可靠性评价技术”的实际研究课题开展了以下主要工作:1、在对气象卫星旋转运动部件运动状况和失效模式分析的基础上,考虑气象卫星旋转运动部件参数的随机性,采用二阶矩、蒙特卡洛方法对长期以来影响气象卫星在轨运行性能的关键部件:旋转主轴和螺杆润滑部件进行了结构可靠性分析。2、对气象卫星旋转运动部件故障进行地面模拟试验,在对故障模式、特性分析基础上,选定六个特征参数并对这些参数进行符号化处理。通过大量的地面故障模拟试验,建立特定故障的特征参数数据库,并考查其统计学特征。在完善特征参数数据库的基础上,通过对采集信号六个特征参数的计算,得到旋转运动部件故障的发生概率。3、采用“小子样”可靠性分析模型,提取、量化以及综合气象卫星运动部件系统各失效模式和系统各单元可靠性先验信息,对气象卫星旋转运动部件系统进行可靠性评定,初步建立了基于“小子样”分析理论的气象卫星运动部件可靠性评价方法。4、利用MATLAB、Microsoft SQL等计算及软件编制工具,建立了气象卫星健康监测软件可靠性评价模块,实现了旋转主轴、螺杆等旋转运动部件的结构可靠性评定,实现了基于概率统计方法的失效概率计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