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蔗离体培养EMS诱变与抗旱诱变体鉴定的研究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fafa123456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以桂糖35号(G35)、桂糖21号(G21)、新台糖22号(ROC22)三个甘蔗品种嫩叶鞘为供试材料,建立了甘蔗愈伤组织和胚性细胞团的诱导、增殖、分化以及再生植株的技术体系,研究了EMS处理胚性细胞团后对其增殖、分化及再生植株的诱变效果,EMS浸泡甘蔗苗根部对其移栽成活率的影响,并对甘蔗诱变株系的抗旱性进行了生理鉴定。研究表明:1、甘蔗愈伤组织的诱导、增殖、分化和胚性细胞团的增殖、分化及芽增殖和生根试验结果:(1)MS比B5、N6、Miller培养基更适合甘蔗嫩叶鞘愈伤组织的诱
其他文献
我国食用植物油自给率严重不足,约60%依赖进口(王汉中,2010)。菜油是我国食用植物油供给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在增加油菜栽培面积或显著提高油菜单位面积产量难度较大的情况下,提高菜籽含油量无疑是提高总产油量的一种有效途径,而选育高油量品种是基础。本实验室经过多年的研究,从杂交种油研9号、常规种中双11号和浙油50的自交后代中选育出稳定高含油量的油研9号选系(YY9X)、中双11号选系(ZS11X
油菜(Brassica napus L.)是我国重要的油料作物。提高产量是油菜育种研究的重大目标。油菜产量是由单位面积角果数、每角果粒数和千粒重三个因子组成。角果不仅具有保护种子的物理防护作用,更是油菜生育后期的主要光合器官,是油菜至关重要的生理器官。因此,角果性状的研究分析对于提高产量具有重大的意义。本实验室的杨璞在甘蓝型油菜A9连锁群上定位到1个控制角果长度和千粒重的主效QTL,将其命名为cq
面对第三次消费升级转型,消费者的需求发生了质的变化:从购买产品的功能到追求精神的享受,从享受产品的品质到追求品位的精致;从生产生活的需要到心灵呼声的想要;从安全保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