泥炭沼泽氮素分布、转化及其环境效应研究——以长白山垂直自然带为例

来源 :吉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fghtyr56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氮素是与全球环境变化密切相关的重要元素之一。氮素是泥炭沼泽营养水平的指标之一,是主要的限制性养分,直接影响着沼泽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泥炭是沼泽湿地氮的载体,是氮素的源、汇或转化器。本文以长白山垂直自然带为研究对象,选取多个泥炭剖面,综合国内外的研究现状和研究区域的自然环境特征,系统分析了氮素在泥炭剖面中的空间含量、分布及其转化,通过培养实验研究泥炭中氮素的矿化过程、硝化过程和反硝化过程。在野外调查与室内实验分析的基础上,研究氮素在泥炭沼泽中的化学行为过程,并分析泥炭剖面中氮素迁移、转化过程所产生的潜在的生态环境效应。垂直自然带泥炭沼泽氮素研究结果表明: 相同土层不同取样点测定值的计算结果,能够反映氮素在水平方向上的变异性。长白山泥炭沼泽中硝态氮(NO<,3><->-N)、铵态氮(NH<,4><+>-N)和全氮(N)的水平变异性均较大,这主要由于氮素的矿化、硝化、反硝化作用以及泥炭中微生物的作用。氮素在垂直方向上也显现一定的变异性。全氮垂直分布除个别剖面外,大多数剖面都呈现全氮含量随剖面深度的增加而逐渐递减的趋势,泥炭上层有机质含量较高,全氮含量与有机质含量呈极显著的正相关是造成这种分布的主要原因之一;研究区典型泥炭剖面硝态氮(NO<,3><->-N)、铵态氮(NH<,4><+>-N)垂直分布表现出大致相同的趋势,各泥炭剖面NO<,3><+>-N含量分布均呈现较大的波动性, NH<,4><+>-N含量大致呈现逐渐递减的趋势。NO<-><,3>-N不易被泥炭吸附,易向下潜流,造成了波动性的分布,矿化作用在泥炭上层较强,导致NH<,4><+>-N随剖面的加深逐渐递减。 垂直自然带泥炭沼泽金川和大牛沟两典型泥炭剖面矿化量与有效积温符合有效积温模型或指数模型。单个剖面在培养期内矿化量随有效积温的变化趋势一致,而剖面间则表现为相反的趋势。金川剖面在培养期内矿化量随有效积温的增加呈现不断增加的趋势,这是由于氮素的矿化作用所积累的铵态氮的量大于泥炭剖面中的微生物和泥炭动物对氮素的固持量,最终表现为在培养期内矿化量随有效积温的增加而逐渐增加的规律;大牛沟剖面则表现为培养期内矿化量随有效积温的增加而逐渐递减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泥炭剖面中的微生物和动物对氮的固持量明显高于氮素的矿化量,矿化所生成的铵态氮经泥炭中的微生物和动物固持作用后,重新转化为无机物,矿化-固持作用的最终结果是有效氮向无机氮的转化,系统净消耗有效氮。培养期间两采样剖面之间硝化量和反硝化量变化趋势一致,两典型剖面硝化量呈现随培养时间的延长逐渐递增的趋势,这是由于随着有效积温的增加,硝化微生物活性增强。反硝化量呈现随培养时间的延长逐渐递减的趋势,这是随着反硝化作用的进行,铵态氮含量减少所造成的;两典型泥炭剖面在培养期内氮素矿化速率与硝化速率差异较大,出现这种差异的主要原因是泥炭本身的物理化学性质存在区域和剖面分异的结果;反硝化速率随培养时间的延长均呈现递减的趋势,其主要原因是随着反硝化作用的进行,硝态氮含量减少,最终导致反硝化速率递减。泥炭沼泽氮素的迁移转化及空间分布受土壤自身理化性质、沼泽植物、气候、水文条件等因素的影响;泥炭沼泽氮素生物化学循环过程会破坏长白山泥炭生态系统的平衡,降低长白山研究区域地下水的水质,在一定程度上加剧长白山大气环境的温室效应。
其他文献
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人们面临的能源和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光催化技术是一种可以有效降解污染物的高新技术。光催化技术因其有消耗低,不会产生空气污染物等好处,所以是很有潜力的技术。钨酸锌是一种自激发荧光粉,以它为基质的发光材料引起了人们的广泛研究。此外,钨酸锌还拥有较强的光催化性能。所以,钨酸锌是一种同时具有良好的发光性能和光催化性能的材料。众所周知,引入陷阱能级是提升材料物理性能和开发新功能的有效途径。
学位
城市污水污泥问题是目前困扰城市健康迅速发展的一个严重而紧迫的问题,世界各国都在寻求污泥处理的理想途径。过去污水污泥被视作废物,现在人们己经发现污水污泥是一种资源,一旦
本论文针对我国海水集约化养殖水域出现的生态环境问题与现状,应用实验室模拟培养法,研究了环境理化因子(温度、pH、盐度、氮源、碳源)对养殖沉积物中NO2--N在沉积物-海水界
镁合金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相比其他金属材料,与人骨弹性模量相近,是可降解医用材料的理想选材。但镁合金也存在明显的缺点,塑性变形能力差和耐蚀性能的不足严重限制了镁合金的
尾矿是矿业固体废物的一种,目前我国发现的矿产有150多种,开发建立了8000 多座矿山,累计尾矿量达5917亿吨。大量的尾矿不仅占用了土地,造成了资源的浪费,而且也给人类生活环境带来
弗吉尼亚·伍尔芙作为文学的革新者,其小说具有一种独特的诗歌特征.《海浪》就是伍尔芙把她的诗小说理论付诸实践而创作的一部作品.《海浪》的语言带有诗的节奏、内容具有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