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隙水饱和度对粉煤灰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的研究

来源 :中国矿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ay-0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进行了孔隙水饱和度对粉煤灰混凝土力学性能影响规律的试验研究,得出了微环境相对湿度、温度、粉煤灰掺量和水胶比对粉煤灰混凝土孔隙水饱和度的影响规律,探讨了孔隙水饱和度对粉煤灰混凝土抗压强度和弹性模量的影响,并进行了孔隙水饱和度对无损检测粉煤灰混凝土抗压强度影响规律的试验研究,主要内容如下:进行了不同水胶比和粉煤灰掺量混凝土在不同温湿度条件下孔隙水饱和度的试验研究,分析了微环境相对湿度、温度、粉煤灰掺量以及水胶比对孔隙水饱和度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孔隙水饱和度分别随微环境相对湿度的增大、温度的降低和水胶比的减小而增大,当粉煤灰掺量不超过15%时,孔隙水饱和度随粉煤灰掺量的增加而增大,当粉煤灰掺量超过15%时,孔隙水饱和度降低。最后分析了微环境相对湿度、温度、粉煤灰掺量以及水胶比与混凝土孔隙水饱和度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不同孔隙水饱和度的粉煤灰混凝土抗压强度的试验研究,分析了孔隙水饱和度对粉煤灰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粉煤灰混凝土的抗压强度随孔隙水饱和度的增大而降低,当孔隙水饱和度小于20%时,抗压强度随孔隙水饱和度的增大而缓慢降低,孔隙水饱和度从20%增加到60%时,抗压强度迅速下降,孔隙水饱和度大于60%时,抗压强度趋于稳定。进行了不同孔隙水饱和度对粉煤灰混凝土回弹值和超声声速影响的试验研究,分析了孔隙水饱和度对无损检测粉煤灰混凝土抗压强度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平均回弹值随孔隙水饱和度的增大而减小,超声声速随孔隙水饱和度的增大而增大,最后建立了考虑孔隙水饱和度的粉煤灰混凝土的测强曲线。进行了不同孔隙水饱和度的粉煤灰混凝土弹性模量的试验研究,分析了孔隙水饱和度对粉煤灰混凝土弹性模量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粉煤灰混凝土的弹性模量随着孔隙水饱和度的增大而增大,当孔隙水饱和度不大于20%时,弹性模量随孔隙水饱和度的增加而缓慢增大,孔隙水饱和度从20%增加到60%时,弹性模量迅速增大,孔隙水饱和度大于60%时,弹性模量缓慢增大。
其他文献
本文利用基于地震学的随机振动方法估计我国华北和西南地区的地震动峰值加速度的衰减,利用有限的观测数据,验证比较理论计算方法的适用性,推动我国长期以来在工程实践中依靠
对于楔形变截面H型钢构件而言,常用的设计理念是采用高而薄的腹板,这样能够充分发挥翼缘的承载能力,从而节省材料。如此虽然可能引起腹板的局部屈曲,但板件的屈曲并不意味着
该文研究围绕基于桩端刺入变形及桩间土压缩的桩—土—承台共同作用分析方法及相关内容而展开.全文分为九章.第一章介绍了桩端刺入变形的概念,共同作用分析的研究现状等.第二
  本文基于大量的文献资料和广泛的工程经验,利用现场实测数据、理论解析推导和数值计算等多种研究手段,针对隧道衬砌厚度变化及衬砌后接触条件变化对于衬砌应力状态的影响进
对于隔震结构,工程设计和研究中经常采用双自由度体系模型。少数文献在提出简化模型时,只考虑上部结构基本周期等效,割裂了上部子结构与基础质点的有机联系,其等效代换关系不
摘要索承网壳结构是一种将刚性网壳和柔性索杆体系组合在一起的半刚性异钢种杂交空间结构体系。这种结构成形的机理是通过给张拉整体体系中的环索、斜索施加预应力来控制单层
进行结构设计时,设计者所面对的是一个不确定性问题,这种不确定性主要来自于设计参数的随机性,模糊性。随机性体现在各参数在时空分布上的变异性;模糊性体现在各参数在取值上
本文通过国内外相关标准横向对比的方法,来评价《高层民用建筑钢结构技术规程》(JGJ99-98)和《建筑抗震设计规范》(GB50011-2001)所建议的多高层钢结构的设计地震作用水平
本文依托上海复兴东路越江隧道工程,首先对近间距平行盾构法隧道的施工进行监测,并提出了相应的控制技术措施;然后采用三维弹塑性有限元模型,对平行近间距盾构隧道和重叠近间
本文基于系统观点,借用突变理论探讨了自然灾害灾变过程中的复杂特性。本文旨在借助系统论及突变理论等,来寻求自然灾害灾变过程的规律,进而为防灾减灾及断链减灾机制的形成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