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STEMI患者直接PCI后院内及出院死亡情况及其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本院431例行直接PCI的STEMI患者的临床资料并进行随访调查,随访终点为出院后全因死亡,记录患者院内及出院死亡情况并分析影响院内及出院死亡的相关因素。采用SPSS 19.0版本的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处理。比较不同临床特征患者院内及出院死亡的差异,将临床特征中具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纳入Logistic回归模型或COX比例风险模型进行多因素分析。结果1、STEMI患者直接PCI后院内死亡情况及其危险因素(1)共有431例患者纳入本研究,其中男性337例(78.2%),女性94例(21.8%),平均年龄为64.5±12.2岁。住院期间死亡多见于女性、年龄≥60岁、既往无吸烟史、Killip Ⅱ-Ⅳ级、LVEF≤40%、广泛前壁心肌梗死、IRA术后TIMI血流<3级、合并MVA、合并AF、术中使用IABP、术中使用临时起搏器、未使用ACEI/ARB、未使用β受体阻滞剂和未使用他汀类药物的患者(P<0.05),其中IRA术后TIMI血流<3级的患者院内死亡率最高,为25.9%。(2)住院期间共有18例患者死亡,死亡率为4.2%,其中死于心源性休克的患者比例最高,占50%。(3) Logistic回归分析后发现,广泛前壁心肌梗死(OR=8.410,P=0.003)、 MVA (OR=14.658, P=0.001)、IRA术后TIMI血流3级(OR=-2.109,P=0.013)、使用ACEI/ARB(OR=-1.995,P=0.019)和使用β受体阻滞剂(OR=-2.706,P=0.000)与STEMI患者直接PCI术后院内死亡有关。2、STEMI患者直接PCI后出院死亡情况及其危险因素(1)共有413位患者进入本研究。其中男性327例(79.2%),女性86例(20.8%),年龄64.0±12.1岁。平均随访时间26.38±14.21个月,随访期间共有27例死亡,43例失访,失访率10.4%。随访期间死亡多见于女性、年龄≥60岁、既往无吸烟史、Killip Ⅱ-Ⅳ级、LVEF≤40%、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合并AF、术中使用IABP和临时起搏器的患者(P<0.05),其中合并AF的患者出院死亡率最高,为26.5%。(2)随访患者出院后30天、6月、1年、2年、3年的累积死亡率分别为1.9%、4.1%、4.9%、7.3%、7.9%。(3)COX回归分析后发现,年龄≥60岁(HR=9.337,P=0.030)、Killip分级Ⅱ-Ⅳ级(HR=4.116,P=0.000)和并发AF(HR=5.712,P=0.000)与STEMI患者直接PCI术后出院死亡有关。结论1、心源性休克是STEMI患者院内死亡的主要原因。广泛前壁心肌梗死和并发MVA是STEMI患者直接PCI术院内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而IRA术后TIMI血流3级、使用ACEI/AR B和使用β受体阻滞剂则是保护因素。2、STEMI患者出院死亡率仍偏高。年龄≥60岁、Killip分级II-IV级和并发AF是STEMI患者直接PCI术后出院死亡的独立危险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