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旅游对旅游资源和旅游地环境的负面影响,已不能适应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需要,而生态旅游作为一种追求生态效益、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平衡协调的新兴旅游形式,表现出了强大的生命力。右玉县位于山西省西北部的农牧交错地带,历史文化悠久,生态建设成就突出,生态旅游资源丰富,对其生态旅游资源进行科学合理的评价,能够促进生态旅游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及生态旅游业的持续健康发展。以植被、气候、空气、水、声音等作为自然环境分析的关键性因子,选择相应的计算方法,对右玉县自然环境质量进行评价得出:右玉植被覆盖率较高,夏秋的气候舒适度指数符合标准,是右玉县的旅游旺季,除了冬季大气质量指数为“警戒水平”外,其余三季均符合大气质量标准,县域水环境质量和声环境质量都处于较高水平。用层次分析法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确定不同层次因子权重,进而结合模糊计算进行生态旅游资源的分级,通过模糊综合评判法和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方法得出右玉县生态旅游资源的总体状况,评价得出:生态环境条件、文化价值和欣赏游憩价值三个因子的权重值最高,社会经济条件是右玉县生态旅游业发展的限制因素;右玉县生态旅游资源等级多为三级以下,整体状况良好,适合生态旅游开发。开发对策方面:本着特色性、完整性、联系性的原则将右玉分为杀虎口文化旅游区、苍头河湿地旅游区、自然生态旅游区、特种生态旅游区、矿业旅游区五个生态旅游区;其次,在右玉生态旅游产品开发方面提出了一些见解;最后,结合右玉实际,提出右玉应当采取包括发展生态产业,树立品牌,提高生态旅游资源知名度,强化环保教育,大力培养生态旅游业人才,建立政府主导下的多元投资体制等有助于生态旅游业发展的措施。希望通过对右玉县生态旅游资源的综合评价,能为右玉生态旅游业的发展指明方向,进而对以右玉为代表的,自然环境优美,历史文化悠久的贫困县域生态旅游业的发展做出指导,也为农牧交错地带加强生态建设,发展生态旅游提供典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