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近年来我国社会事业发展和经济的快速增长,环境问题越来越突出,环境与社会发展、经济增长之间的矛盾越来越尖锐,而这些环境问题在大城市的区域中显得更加明显。声环境质量作为城市环境质量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使其成为人们关注最多、举报和投诉最多的环境要素。因此,研究典型城市区域的声环境质量变化特征,不仅有助于改善典型城市的声环境质量,还有助于促进该研究区域的社会、经济与环境间的协调、可持续发展。噪声与污染是一个传统的环境问题,声污染防治也是一门成熟的技术学科,对于噪声的治理与防治,国内外的很多专家学者都做了大量的研究分析;因此,本论文选取北京市丰台区作为典型城市研究区域,在全面、系统的收集研究区域的自然环境状况、社会经济发展状况、声环境质量数据及其他相关属性数据等资料的基础上,采用ArcGIS作为本次研究的空间分析平台,对选定的研究区域,从系统的角度出发,利用聚类分析法、指数平滑法、灰色预测法、对比分析法等对研究区域的声环境质量特征、声环境污染特征、声环境质量改善等展开了具体的研究分析。本论文的研究工作主要集中在如下几个方面:第一,对选定的研究区域——北京市丰台区的声环境质量特征、声污染源构成、交通声污染现状等进行了全面、系统地总结与分析;基于ArcGIS平台,对研究区域的声环境空间分布特征进行了表征。第二,对典型城市研究区域声环境质量的统计分类、特征及调控机制进行了分析;论文通过运用SPSS19.0软件中聚类分析方法对研究区域的历史声环境质量监测数据、补测数据及相关属性数据进行处理,将该研究区域声环境质量的网格样本分成三大类,结合不同类别网格空间分布特征,对相应类别区域中声环境质量影响的主要受控因素进行了提取与分析。第三,对典型城市研究区域声环境质量水平进行了预测。基于典型城市研究区域环境噪声监测网格实测数据基础资料,分别运用指数平滑法和灰色系统理论及其模型,对研究区域内的声环境发展趋势及质量水平进行了相应的预测;并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对两种不同预测方法在原理、预测精度及预测结果上进行了对比与分析。第四,对研究区域声环境的主要问题进行了总结,对改善研究区域的声环境质量与可持续发展提出了建议。综上所述,通过对典型城市区域声环境质量变化、污染特征的科学探索和系统研究,对研究区域声环境质量预测、评价与可持续发展对策的制订具有一定的意义,对补充、推动和丰富区域声环境质量评价的理论与使用方法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