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探讨了使用不同剂量的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分别处理不同大小卵泡的母驴,对其卵泡发育、排卵情况及血液中的激素水平的影响。同时,比较了母驴激素诱导排卵与自然排卵的差异,为母驴确定适时输精,提高其受胎率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依据。采用直肠B超仪,挑选卵泡直径(卵泡最大切面的直径)在30 mm及35 mm左右的母驴60头,分为卵泡直径在30 mm的对照组(E)及需注射500 IU hCG的试验组(A、B),卵泡直径在35 mm的对照组(F)及需注射1000 IU hCG的试验组(C、D),每组10头母驴。试验结果如下:1.hCG处理后,发现试验组的卵泡增长速度明显快于对照组(P<0.05)。处理Oh和处理后24h有明显差异(P<0.05),而对照组的卵泡直径在对照Oh、24h、48h无明显差异(P>0.05)。2.不同剂量的hCG对母驴卵泡的促排作用具有选择性。当驴卵泡直径30 mm时对500 IU剂量的hCG处理不理想,48h排卵率为50%。当加大hCG剂量为1000 IU时,对直径在30mm的卵泡明感,48h排卵率为80%。卵泡直径35 mm的驴对500 IU和1000 IU剂量的hCG的处理敏感,排卵明显比前两组快。而对照组从开始到排卵的时间最长,两组在24h内无排卵记录。表明使用hCG激素处理后明显比自然排卵快。证明了 hCG能刺激卵巢功能,促进卵泡发育,具有促排卵效果。3.用hCG处理后,试验组受胎率高于对照组。其中注射1000 IU剂量hCG的D组受胎率最高,达到90%。1000 IU激素处理的B、D组的受胎率高于500 IU激素处理的A、C组。试验结果说明发情期用hCG处理,可提高母驴受胎率。4.用不同剂量hCG处理直径在30mm的卵泡时,血清中的E2水平在激素处理后24h和48h后明显升高(P<0.05)。分别在24h和48h时达到最高峰值。对照组的E2水平无差异(P>0.05)。试验组A、B组在激素处理后24h和48h,正处于排卵阶段,从而得出E2水平在排卵前升高并达到峰值。用不同剂量hCG处理35 mm卵泡时,原本血清中的E2水平比前两组高。试验组C、D的E2水平在激素处理后24h明显升高并达到峰值,后逐步下降。验证了 E2水平在排卵前升高,并在排卵后逐步降低。5.用不同剂量hCG处理卵泡后,A、B、D组的血清中P水平在激素处理后24h明显增高(P<0.05)。C组在48h时明显增高(P<0.05)。对照组在24h及48h无差异(P>0.05),72h时明显增高(P<05)。验证了 PROG水平会在排卵后逐渐升高。6.本试验得出繁殖季节诱导发情母驴排卵最佳时间及激素剂量为卵泡发育至30 mm-35 mm时,肌注1000 IU的hCG,母驴排卵率高且排卵时间比较集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