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S生态文化观——关于福建生态省建设中的文化创新问题研究

来源 :福建农林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furong99bb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生态省建设是区域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具体实践活动。2002年福建省委、省政府作出了建设生态省的战略决策,这是全面提升福建经济综合竞争力的重大举措。生态省建设强调环境、社会、经济的协调发展,它不仅需要政策支持、技术措施的实施和法律、法规的保障,更需要一个内在的道德文化机制——“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文化以及相应的新的价值观和人地伦理道德”这个“软件工程”作引导。因为文化规定着人们的思维方式、价值观念及整个价值取向,从而决定了人们的行为方式。把生态省建设提升到文化哲学的角度来探讨,能够以更广阔的理论视野来把握生态省建设问题。 论文以文化创新为切入点,从文化视野剖析了福建生态省建设的内涵,分析福建生态省建设现状及制约因素,探析福建生态省建设战略实施中存在的文化瓶颈。论文在继承和发展中国传统生态伦理思想精髓,吸收和创新西方生态伦理合理内核,并对福建生态省建设现实困境进行反思的基础上,提出S生态文化观,以其作为福建生态省建设战略的文化道德基础。 论文共分五个部分: 前言:包括中外生态伦理研究综述,项目研究背景及意义,项目创新之处。 Ⅰ 福建生态省建设的文化判断 从文化视野剖析福建生态省建设的内涵,分析福建生态省建设的现状及制约因素,探析福建实施生态省建设战略的文化瓶颈。 Ⅱ S生态文化观:生态省建设的理论创新及道德重塑 阐释了S生态文化观的内涵与特征;并从生态哲学观、道德原则、道德规范等方面构建S生态文化观理论体系。 Ⅲ S生态文化观的思想背景 对中国古代生态伦理思想与西方生态伦理思想作出分析,并吸取二者的合理内核加以整合,以此作为S生态文化观的理论基础。 Ⅳ:S生态文化观在福建生态省建设中的应用 分析了S生态文化观之于福建生态省建设的功能与作用。S生态文化观规范下的政府、企业、个人行为及其调节。
其他文献
<正>关掉电视的人干什么呢?年轻人越来越多地用电脑、手机和其他联网设备取代电视。这并非简单的硬件转移,而是用户习惯的重大迁移:人们现在可以一起做很多更有用、更好玩的
荧光探针,又称为荧光传感器,是一种新的化学检测手段,具有高选择性、高灵敏性、及时性和简便易操作性等优点,在临床、生物化学和环境科学中有着重要的应用。近几年来,荧光探
20世纪30年代,世界危机四伏,美国与德国作为在国际上具有举足轻重地位的大国,他们之间的关系走向和政策抉择会对国际局势的未来产生深刻影响。这一时期的美国对德政策正是本文要
研究目的:通过对幽门螺旋杆菌(Helicobacter pylori, Hp)相关慢性胃病脾胃虚实证候患者胃黏膜黏蛋白1(mucin1, MUC1)、黏蛋白5AC(mucin5AC, MUC5AC)的定性和定位分析,以正常人
目的:检测Annexin a7和Galectin-3在宫颈癌、宫颈上皮内瘤变及正常宫颈组织中的表达,了解其在宫颈癌淋巴道转移及临床判断预后方面的作用。方法:收集兰州大学第一医院病理科200
我国自主品牌汽车近几年发展举步维艰,主要是自主品牌档次较低、缺乏自主开发的核心技术能力等问题阻碍其发展。但真正决定市场的是消费者,所以我们对自主品牌汽车潜在消费者
依托于计算机技术的网络口碑(IWOM)逐渐成为影响旅游者选择旅游目的地的有效方式之一,越来越多的旅游者以网络口碑的形式获取或者传递旅游信息。本研究通过搜索厦门旅游网络
物联网技术被称为信息技术革命的第三次浪潮,它的广泛应用必将深刻地影响到社会各领域的发展与变革。将物联网技术应用于农产品流通领域,可以很好地解决流通环节中的农产品质
目前,对中国的森林公园资源保护法治的研究在环境与资源保护法学领域尚属无人涉猎的空白地带。 本文首先通过对森林公园的自然性质的介绍及其在自然保护系统中的地位与作用
上海市1996年建立了我国第一家土地储备机构,随后杭州、武汉等城市相继成立了土地储备机构,并出台相关的地方性法规,由此土地储备制度得到了一定的推广和运用,经过十余年的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