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机车车载电子设备电磁兼容性研究

来源 :华东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nxmyuand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自行研制的电力机车在上线运行过程中,部分车型陆续出现牵引屏信息提示“BCU牵引封锁”的情况。故障发生时,具体表现在机车过分相后,制动机的制动控制单元(BCU)发出牵引封锁的指令,使机车的主断路器无法正常合闭,机车卸载牵引力,从而影响机车正常运行。根据实验排查,发现空间电磁干扰是误报“BCU牵引封锁”故障的主要原因。为避免后续电力机车再次发生此类故障,本文主要就电力机车车厢内的电磁环境进行研究分析,对车厢整体进行电磁防护设计,保护车载电子设备免受电磁辐射干扰,实现电力机车车载电子设备整体的电磁兼容。本论文首先对经过电磁防护处理前后的列车的故障发生率进行对比,再对制动柜机箱电磁屏蔽效能测试结果进行分析,进一步验证误报“BCU牵引封锁”故障的来源是空间电磁辐射,并根据电磁兼容三要素对现场测试结果进行分析总结。然后根据现场测试数据设计电磁屏蔽箱体仿真模型,对带缝隙箱体进行仿真研究,探究进行不同处理的箱体对通电线缆产生的电磁辐射屏蔽效能的区别。结果表明箱体对低频率的电磁辐射屏蔽效果较好;箱体的屏蔽效能与缝隙面积和缝隙等面积时的缝隙数有关,即尽可能的保证箱体的密封性,当箱体存在通风散热口时,应尽量增加散热口的数量,使散热口的宽度或半径尽量小,便可提高机箱的电磁屏蔽能力,防止外部电磁辐射干扰箱体内部设备。接着根据现场测试结果与带缝隙箱体仿真结果,结合屏蔽理论提出车厢整体的电磁防护方案,并建立电磁干扰信号下车厢的电磁环境仿真模型,对电磁防护设计前后车厢的电磁环境仿真模型的计算结果进行评估分析,发现经过电磁防护改进的模型能显著提高电子设备整体的电磁兼容性。最后根据现场测试结论与仿真结果,为提高车载设备整体的电磁兼容性,提出了电力机车整体的电磁防护方案。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营养状态对急性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性卒中早期血管内治疗(EVT)患者90 d功能预后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7月~2020年12月在皖南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弋矶山医院)行EVT的前循环大血管闭塞患者,收集并记录患者的基线资料、实验室数据、手术资料及90 d预后。营养状态用预后营养指数(PNI)进行评估,即血清白蛋白(g/L)+5×总淋巴细胞计数(109/L)。采用单因素和多因素回归
<正>随着新一轮教育教学改革的大力推进,新高考背景下的高考作文命题也发生了很大变化,试题聚焦“立德树人”,立足《中国高考评价体系》,依托具体的写作情境,综合考查了考生的核心价值、学科素养、关键能力、必备知识,呈现出基础性、综合性、应用性、创新性并存的显著特征,全方位地落实了“一核四层四翼”之测评体系,
期刊
采用SWOT-AHP分析法、实地调查法和德尔菲法,对成都西岭雪山景区的体育旅游发展策略进行定性和定量分析。研究发现:西岭雪山景区体育旅游发展的机遇(S)>优势(O)>威胁(T)>劣势(W),通过四象限坐标法分析得出体育旅游发展战略重心P(x,y)=(0.006 5,0.020 7),战略方位角θ=72°57′,战略强度系数ρ=0.783 2,应采取SO发展策略。管理者应利用政策机遇,推进产业融合,
我国是世界上土壤氟污染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土壤氟污染不仅会影响土壤质量,还将对人体及生态环境造成持续影响,大中城市工业区及矿区土壤氟化物污染事件频发,因此加强工业地块氟污染土壤治理及风险管控,对于维护城市生态安全及矿区持续安全生产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对土壤氟污染机理、我国土壤氟污染概况及主要修复技术研究及应用情况进行阐述和讨论,并对今后氟污染土壤修复技术发展进行了展望,以期为我国氟污染土壤修复治理及
炎症性肠病是胃肠道的一种慢性复发性炎症,包括克罗恩病和溃疡性结肠炎,患者众多,而且目前很难实现彻底治愈。由于患者消化功能受损,食物不容易吸收,很容易出现营养不良的情况,临床经常使用营养治疗来克服营养不足、改变炎症状态。氨基酸作为辅助营养治疗,可能有助于维持炎症性肠病患者的肠道完整性,减少炎症、氧化应激和肠道细胞死亡,对炎症性肠病的治疗起到积极的作用。最近在动物方面的研究已经证明氨基酸在炎症性肠病治
<正>利用"5G+工业互联网"技术,提高行业的数字化水平近日,工信部印发了第二批"5G+工业互联网"十个典型应用场景和五个重点行业实践。工信部要求,推动各行业、各领域相关单位借鉴已发布的第一批、第二批"5G+工业互联网"二十个典型场景和十个重点行业应用实践,紧扣行业领域特点需求,挖掘更多应用场景,推动"5G+工业互联网"与实体经济深度融合,在数字经济发展中发挥更大作用。
期刊
幼儿教师怎样看待幼儿,是不是拥有正确的儿童观,直接影响到教师与幼儿的互动方式、互动内容以及互动环境的创设,进而影响到幼儿教师的专业能力、专业情意、职业幸福感和专业成长期待。儿童观影响着幼儿教师的教育观和教育行为,是什么因素造成教师之间儿童观的差异?或者说是什么因素影响教师的儿童观?如何通过学习共同体促进幼儿教师儿童观的建构?本刊特约记者秦思就以上大家关心的问题对苗雪红教授进行了访谈。苗雪红,教育学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