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CU脓毒症临床特点及死亡危险因素分析

来源 :福建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2次 | 上传用户:yi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ICU脓毒症患者临床特征及死亡的相关危险因素,为脓毒症的临床诊疗提供参考。方法: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1日-2016年2月29日福建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重症医学科收治的脓毒症患者共112例,按临床转归分为死亡组和存活组,以及按年龄分为老年组(≥60岁)与非老年组(<60岁),分析各两组间年龄、性别、基础疾病、入院时APACHEⅡ评分、侵入性操作、发病前使用免疫抑制剂以及放疗、化疗情况、血培养结果及使用抗生素等情况,对比两组间有无差异。所有数据采用SPSS21.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结果:纳入的112例脓毒症患者中,死亡组(n=66例)的年龄、脓毒性休克发病率、入院时APACHEⅡ评分、基础疾病发生率均高于存活组(n=46例),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死亡组与存活组分别有54例和28例患者患有至少1种基础疾病,均以高血压、2型糖尿病、肿瘤、慢性肾脏病为主。老年组(n=46例)与非老年组(n=66例)脓毒症患者,分别有36例及45例患有至少1种基础疾病,均以高血压、2型糖尿病、肿瘤、慢性肾脏病为主。老年组在年龄、患有基础疾病种类、死亡人数、住院天数等方面均高于非老年脓毒症患者,其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所有患者均伴有其他部位的感染,始发感染部位以下呼吸道及消化系统最多,泌尿系统、神经系统、外伤伤口等部位感染亦常见。所有患者均有送检血培养,血培养阳性的患者有80例,阳性率71.43%;共有85例患者置有深静脉导管,其中35例患者进行了深静脉导管头培养,送检率为41.18%,导管头培养阳性的病人共有14例,阳性率为40.00%。血标本及导管头标本培养出病原菌菌株有126株,肺炎克雷伯菌菌居首位,占17.46%。所有标本共检出病原菌306株,以白色假丝酵母菌和鲍曼不动杆菌为主,分布占22.22%和16.67%。结论:ICU脓毒症患者以呼吸、消化系统感染最常见,病原菌以G-菌最常见。年龄、入院时APACHEⅡ评分、基础疾病发病率及脓毒性休克发生率可作为预测患者预后的指标,对具备高危因素的患者需加强监护。
其他文献
[目的]   构建新近发现的抑癌基因肺癌肿瘤抑制物1(TSLC1)真核表达载体及探讨重组载体对人食管癌Eca-109细胞株生长和凋亡的影响,为进一步明确抑癌基因TSLC1对食管癌可能
我们现在虽然身处侏罗纪早期,但食肉恐龙已经无处不在了,所以我們探险必须遵循以下188篇纪律,现在讲第1篇第1章第1节的第1条……
期刊
研究背景  胃癌是最常见的胃肠道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仅次于肺癌和肝癌。临床上早期胃癌的确诊率低,中晚期主要采用手术切除联合化疗或单纯化疗方案。胃癌易发生化疗耐药,严重
多囊卵巢综合征(polycystic ovary syndrome,PCOS)是育龄女性常见的的内分泌紊乱伴生殖功能障碍性疾病,其病因和病理机制尚未完全阐明。近年来的研究表明,PCOS是卵母细胞源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