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中国政党协商存在的问题与优化路径探究

来源 :山东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xiahou00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对中国政党协商存在的问题和优化路径进行研究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在习近平同志的坚强领导下,不断奋力推进中国协商民主进程,中国民主政治迎来新的战略机遇期。中国政党协商是社会主义协商民主的核心内容和题中之义。如何从社会主义民主制度的层面定位政党协商,如何根据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目标要求来推进政党协商等问题就成为目前中国执政党和参政党都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本文理论基础充分,既包括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理论还包括中国统一战线与多党合作理论,同时以我国政党协商的历史沿革和特色优势为主线,以梳理和分析目前我国政党协商存在的问题为重点,以推进我国政党协商健康发展为最终落脚点。本文的主要内容和观点如下:第一,从协商民主的视角研究中国政党协商是一个新问题,既关系到中国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的升华,也关系到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生机活力,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第二,中国政党协商有着深厚的理论基础,其中既包括马克思恩格斯的民主政治与多党合作理论又包括中国统一战线和多党合作理论,同时吸取了西方协商民主过程中的教训,借鉴了世界文明的成果。第三,中国政党协商由一个从统一战线和政协视角的政党协商向协商民主和国家治理现代化视角的政党协商转变的进程,党的十八大以来政党协商进入新的境界。第四,目前中国政党协商在政治生态、制度和机制,协商意识与能力等方面仍存在一些制约因素,使政党协商的理论设想与现实操作存在着亟待解决的问题和矛盾。第五,要沿着主体提升、过程规范、制度完善、生态构建的理路优化和推进中国的政党协商。本文从理论与实践的结合上对中国政党协商存在的问题和困境进行梳理分析以及对政党协商优化的探究有一定的见解和现实性,但也存在着理论有余、实证研究不足以及理论提升不够的缺点,需要今后进一步深化。
其他文献
从"狼来了"到"狼真的来了",当代中国电影业自20纪90年代以来始终生存在一种焦虑与困惑之中。时下,以好莱坞电影为代表的"大片"早已经进入了国人的生活。面对这种情形,中国电
中国民主政治发展的历史经验表明,多党合作政治协商制度在一定程度上弱化了非理性"民主选举"带来的危害,增强了国家治理现代化能力。在国家治理现代化的维度下研究中国政党协
为探究人工施用竹炭对卷心菜叶绿素含量和荧光参数的影响,进而明确卷心菜的最适竹炭有机肥施用量,在田间试验条件下设置了无碳(CK)、中碳(MC)和高碳(SC)3个处理,对卷心菜莲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