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DAC1介导的Smad7去乙酰化修饰对肺纤维化病变的影响及机制研究

来源 :贵州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ichaelgang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肺纤维化(pulmonary fibrosis,PF)的发病率呈逐年上升趋势,发病机制未充分阐明,缺乏有效的治疗措施。TGF-β1/Smads(Transforming growth factor-β1/Smads)信号通路在肺纤维化发病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该通路激活后催化其效应因子Smad2、Smad3发生磷酸化活化,进而激活通路下游的相关纤维化靶基因转录,发挥致纤维化效应;Smad7是TGF-β1/Smads信号通路的负调控因子,具有阻遏Smad2、Smad3的磷酸化,从而抑制纤维化的重要作用。研究表明,在很多纤维化病变中,Smad7的蛋白水平明显下降,致使其对TGF-β1/Smads通路的抑制作用减弱,促进了纤维化的发生发展,然而与此同时,Smad7 mRNA水平往往是升高的,说明其基因转录未受抑制,蛋白质生成并未减少,提示Smad7蛋白水平下降的原因可能是其蛋白降解增多所致。目前对于肺纤维化中Smad7蛋白降解增多的原因及机制,尚不甚清楚,因此探索并阐明Smad7蛋白稳定性的调控机制,对于有效抑制肺纤维化发展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Smad7蛋白降解的重要原因之一可能是由E3泛素连接酶Arkadia等催化其发生泛素化修饰,进而被蛋白酶体识别而发生。研究发现,Smad7的泛素化修饰位点位于多肽链N端第64,70位赖氨酸残基上,而该位点也能够结合乙酰基发生乙酰化修饰,提示Smad7的乙酰化修饰和泛素化修饰可能存在竞争性关系,推测处于乙酰化状态的Smad7蛋白能够避免被泛素化修饰而降解,从而增强Smad7蛋白的稳定性并发挥其生物学作用。但是在肺纤维化疾病中,Smad7蛋白水平是否受这两种修饰的调控,具体机制如何,并不清楚。蛋白质的乙酰化和去乙酰化是一个动态的可逆过程,Smad7去乙酰化反应主要由组蛋白去乙酰化酶1(Histone deacetylase1,HDAC1)催化发生。然而,在肺纤维化疾病中,Smad7乙酰化水平与HDAC1活性之间的关系如何,以及抑制HDAC1的活性,是否能够提高Smad7的乙酰化水平,从而增强Smad7蛋白稳定性,进而干预纤维化进程,迄今尚未见报道,有必要对此进行研究,以期进一步阐明Smad7蛋白稳定性的调控机制,并为肺纤维化防治寻找到新的治疗靶点。  目的:观察肺纤维化病变中HDAC1、Smad7及相关纤维化指标的表达变化,探讨抑制HDAC1的活性是否能够影响Smad7乙酰化、泛素化水平、并增强Smad7的蛋白稳定性,以及由此对TGF-β1/Smads信号转导通路的调控和对肺纤维化病变的影响;探索肺纤维化中Smad7乙酰化修饰与其蛋白稳定性的关系、HDAC1影响Smad7蛋白表达水平的相关机制;从而阐明在肺纤维化发病中,HDAC1对调控Smad7蛋白稳定性的重要作用,为有效治疗肺纤维化提供理论和实验依据。  方法:  1.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对肺纤维化中纤维化指标的影响:  (1)体内实验:成年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Saline组、PQ组、PQ+SAHA组。PQ组、PQ+SAHA组,采用百草枯(Paraquat,PQ)一次性腹腔注射(PQ15 mg/kg)染毒建立大鼠肺纤维化模型。PQ+SAHA组大鼠于染毒次日(d1)起给予SAHA(15mg/kg)-环糊精水溶液灌胃,1次/日,至d28;PQ组大鼠同期给予同浓度环糊精水溶液等量灌胃,1次/日,至d28;同时设鼠龄匹配的Saline组,PQ组、PQ+SAHA组大鼠染毒时给予生理盐水等量腹腔注射,次日起给予同浓度环糊精水溶液等量灌胃,1次/日,至d28。于d28处死大鼠,留取肺脏组织用作后续检测。通过HE、Masson染色光镜下观察肺形态学改变;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α-SMA和Collagen I(Col-I)蛋白表达;羟脯氨酸含量测定评价肺纤维化程度;实时荧光定量聚合酶链反应(Real time fluorescent quantitative-PCR,qRT-PCR)检测Col1a1(Col-I)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α-SMA、E-cadherin(E-cad)、Col-I的蛋白水平。  (2)体外实验:正常人肺成纤维细胞株HFL1的表型鉴定及SAHA浓度的筛选:通过细胞免疫荧光(Immunofluorescence,IF)染色检测HFL1的间充质细胞标志蛋白(波形蛋白,Vimentin)的表达,并排除其他相关平滑肌细胞可能,即不表达α-SMA;MTT法筛选出恰当的SAHA处理浓度。细胞随机分为control组(TGF-β1-/SAHA-)、SAHA对照组(TGF-β1-/SAHA+)、模型组(TGF-β1+/SAHA-)、SAHA干预组(TGF-β1+/SAHA+)。用TGF-β1(5ng/ml)刺激HFL1,SAHA(5μM)干预,处理48h。qRT-PCR检测COL1A1(Col-I)的mRNA表达,IF检测Col-I的蛋白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α-SMA、Col-I的蛋白表达水平。  2.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对肺纤维化中Smad7表达及TGF-β1/Smads通路的影响:  (1)体内实验:上述各组大鼠肺组织,IF染色检测Smad7蛋白表达,qRT-PCR检测Smad7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Smad7、TGF-β1、Smad3、p-Smad3蛋白水平;  (2)体外实验:上述各组细胞蛋白及RNA,qRT-PCR检测Smad7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Smad7、Smad3、p-Smad3蛋白水平。  3.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对肺纤维化中Smad7乙酰化和泛素化水平的影响:  (1)体内实验:上述各组大鼠肺组织,Western blot检测HDAC1、Arkadia蛋白水平,qRT-PCR检测Rnf111(Arkadia)的mRNA表达;  (2)体外实验:比色法检测模型组细胞24h、48h、72h HDAC1的活性变化,再检测各组细胞48h HDAC1的活性变化;qRT-PCR检测Smad7、RNF111(Arkadia)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HDAC1、Arkadia的蛋白水平;免疫沉淀/免疫印迹(IP/IB)方法检测各组细胞中Smad7乙酰化水平、泛素化水平;IF检测Smad7、HDAC1的细胞内定位,免疫共沉淀/蛋白印迹(Co-IP/IB)验证两者之间的相互作用。  4.敲低HDAC1表达对Smad7乙酰化水平、蛋白稳定性及肺纤维化中成纤维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化的影响:采用HDAC1-shRNA的质粒表达载体转染HFL1细胞,敲低HFL1中HDAC1 mRNA的表达,并给予TGF-β1刺激促进肺成纤维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转化。筛选出转染效果最好的质粒shRNA序列及恰当的质粒转染剂量后,进行转染,细胞分组:Blank+T组(空白对照组,不加任何转染试剂及质粒)、Scramble+T组(阴性质粒对照组,转染HDAC1-shRNA阴性质粒)、Mock+T组(转染试剂对照组,转染时只加同等剂量转染试剂,不加入质粒)及HDAC1-sh+T组(HDAC1敲低组,转染筛选出的最佳质粒)。各组细胞转染6h后换为含2%FBS+TGF-β1(5ng/ml)的DMEM培养基,继续培养48h后提取细胞RNA和蛋白。qRT-PCR检测Smad7、COL1A1的mRNA表达,Western blot及IP/IB检测Smad7、Col-I蛋白水平和Smad7的乙酰化、泛素化水平。  结果:  1.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能抑制肺纤维化相关纤维化指标的表达:  (1)PQ组大鼠肺组织形态学改变(肺脏体积缩小、颜色较白、质硬,表面见纤维结节样改变,凹凸不平,并可见陈旧出血点;HE染色见肺泡结构破坏,肺泡腔融合、塌陷,肺泡间隔增厚,肺间质内大量炎性细胞浸润,成纤维细胞增生,Masson染色见大量胶原纤维沉积)和肺组织羟脯氨酸含量测定表明大鼠肺纤维化模型复制成功,使用SAHA(PQ+SAHA组大鼠)能在一定程度上减轻肺形态结构的破坏,并显著降低肺组织羟脯氨酸的含量;在肺纤维化动物中,大鼠肺组织α-SMA、Col-I蛋白水平上升而E-cad蛋白水平下降,Col-I mRNA表达增加;加予SAHA处理,大鼠肺组织α-SMA、Col-I蛋白水平下降而E-cad蛋白水平上升,Col-I mRNA表达减少。  (2)在体外实验中,TGF-β1刺激HFL1细胞后,α-SMA、Col-I蛋白水平上升,Col-I mRNA表达增多;加予SAHA处理,α-SMA、Col-I蛋白水平降低,Col-I mRNA表达减少。  2.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能上调Smad7蛋白水平,阻遏TGF-β1/Smads通路的转导:  (1)肺纤维化动物中,大鼠肺组织Smad7蛋白水平降低、TGF-β1、p-Smad3蛋白水平升高,Smad7 mRNA表达增多;加予SAHA处理,大鼠肺组织Smad7蛋白水平上升、TGF-β1蛋白水平无明显变化、p-Smad3蛋白水平下降,Smad7 mRNA表达进一步增多。  (2)在体外实验中,TGF-β1刺激HFL1细胞后,Smad7蛋白水平降低、p-Smad3蛋白水平升高,Smad7 mRNA表达增多;加予SAHA处理,细胞的Smad7蛋白水平上升、p-Smad3蛋白水平下降,Smad7 mRNA表达进一步增多。  3.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上调Smad7乙酰化水平、降低Smad7泛素化水平:  (1)与Saline组大鼠比较,PQ组大鼠肺组织HDAC1蛋白水平升高、Arkadia的mRNA和蛋白水平均升高;加予SAHA处理,大鼠肺组织HDAC1蛋白水平下降、Arkadia mRNA和蛋白水平均进一步升高。  (2)TGF-β1刺激HFL1细胞后,HDAC1的活性和蛋白水平升高、Arkadia的mRNA和蛋白水平升高、Smad7乙酰化水平降低、Smad7泛素化水平升高;加予SAHA处理,HDAC1的活性和蛋白水平降低、Arkadia的mRNA和蛋白水平进一步升高、Smad7乙酰化水平上升、Smad7泛素化水平降低。  4.敲低HDAC1表达能上调Smad7乙酰化水平、降低Smad7泛素化水平、提高Smad7蛋白水平,抑制肺成纤维细胞向肌成纤维细胞的转化:在TGF-β1刺激的体外环境中,敲低HFL1细胞的HDAC1 mRNA表达,与正常表达HDAC1 mRNA的HFL1细胞比较,HDAC1 mRNA和蛋白水平下降约70%,Smad7的乙酰化水平上升、泛素化水平下降、蛋白水平升高,Smad7 mRNA表达增多,Col-I mRNA和蛋白水平均降低。  结论:  1.在肺纤维化组织细胞中,HDAC1蛋白表达增多、活性增强,与此同时,Smad7蛋白水平显著降低,并因此促进了TGF-β1/Smads信号通路的转导,使其发挥重要的致纤维化作用;  2.组蛋白去乙酰化酶抑制剂SAHA能够降低纤维化肺组织和细胞中HDAC1的蛋白水平和活性,提高细胞内Smad7乙酰化水平、降低其泛素化水平,使得Smad7的蛋白水平增高,抑制了TGF-β1/Smads通路的致纤维化效应;  3. HDAC1具有降低肺纤维化组织中Smad7蛋白水平的重要作用。敲低细胞中 HDAC1的表达,能够提高Smad7的乙酰化水平,抑制其泛素化修饰,维持其蛋白稳定性和生物学作用,从而发挥抗纤维化效应,研究结果为有效治疗肺纤维化提供了理论和实验依据。
其他文献
碘是合成甲状腺激素的必需原料。碘缺乏与碘过量均可导致甲状腺形态与功能发生变化,从而引发各种疾病。在脑发育期的临界期(即胎儿期和生后早期)缺碘而使甲状腺功能低下会导致
人感染禽流感是由禽流感病毒某些亚型中的一些毒株跨越种属屏障感染人体所致的一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自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以来,多个国家和地区相继发生了多次人感染禽流感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