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速动车组自动驾驶牵引控制策略研究

来源 :兰州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4次 | 上传用户:hero1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高速铁路因其安全、快捷、舒适等优势,近年来在我国得到了蓬勃发展。目前我国高速铁路上运行的动车组大多采用的是人工驾驶模式,动车组的运行效果太依赖于驾驶员的操作经验和技术,驾驶员的操作不当或者失误都可能造成列车晚点甚至威胁列车运行安全的情况发生。因此,为了更好地保证列车行车安全、提高高速铁路运输效率,人们致力于研究高速动车组自动驾驶控制策略。用列车自动驾驶系统代替人工驾驶,选用合理的牵引控制策略控制高速动车组的正常运行,同时提高高速动车组安全性、舒适性、节能性、准时性以及精确停车性等性能指标,可以预见实现高速动车组的自动驾驶是未来高速铁路的发展方向。研究高速动车组自动驾驶牵引控制策略,主要在于实现列车运行速度目标曲线的最优化以及对目标曲线的精确跟踪。本文针对以上问题展开研究,对列车自动控制系统(Automatic Train Control System,ATC)和中国列车运行控制系统(Chinese Train Control System,CTCS)进行分析,分别介绍ATC系统的结构、工作原理、功能以及CTCS系统的分类、总体构成;在此基础上,选取要研究的动车组车型,设定运行线路参数,对列车运行过程中所受的牵引力、制动力、阻力进行计算,并采用综合优化控制策略控制列车自动驾驶,完成以舒适性、节能性、准时性以及精确停车性为指标的高速动车组多目标模型的搭建;继而根据各性能指标对高速动车组运行过程的影响程度大小,利用熵权法分配各个性能指标的权重,构建适应度函数,并利用遗传算法优化多目标模型,结合列车牵引计算知识在MATLAB中生成列车运行目标曲线;对PID控制、模糊控制、神经网络控制的结构、工作原理进行介绍,在MATLAB环境下分别建立基于PID控制以及基于模糊神经网络控制的高速动车组速度控制器模型,利用建立的速度控制器对目标曲线进行跟踪控制,最终生成仿真跟踪曲线。通过对目标曲线、基于PID控制的跟踪曲线以及基于模糊神经网络控制的跟踪曲线对比分析,可以得知相比基于PID控制的速度控制器,基于模糊神经网络控制的速度控制器的控制效果更理想,能满足高速动车组运行过程中的各项性能指标要求,进而验证了模糊神经网络控制算法在高速动车组自动驾驶控制过程中应用的可行性。
其他文献
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进程向前推进的速度较为稳定,在此基础之上我国范围之内广大的人民群总对家庭住宅等建筑物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在此基础之上相关的建筑技术以及机械设备
通过对马鞍山市湿地环境的调查,分析了马鞍山市湿地现状,并探讨了马鞍山市湿地的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研究背景及目的:WWOX基因是一个位于染色体脆性位点FRA16D(16q23.3-24.1)的基因,它编码一种包括两个位于N-末端的WW域和一个位于C-末端的SDR(短链脱氧还原酶)位点的相对分子
关于"绑架过程中杀害被绑架人"的性质,从罪数理论来看,其既不是结果加重犯,也不是结合犯,更不应归结为包容犯,而是数罪,应数罪并罚。另外,至于其发生阶段,自行为人开始着手实
本文以带有消费信贷约束条件的居民跨期消费最优选择模型为研究框架,以我国2005-2017年的省级面板数据为研究样本,通过构建动态GMM模型,实证检验了互联网消费金融对我国农村
近年来信息技术高速发展,互联网全面普及,网络消费蓬勃发展,实体商户受到网络消费的冲击也越来越大。传统的家电零售企业以实体销售为主,在此背景下,企业必须改进自身的盈利
传统的存货管理注重的是企业内部存货实物形态的管理,流动资金占用额高。随着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经济社会化和信息化程度得到空前加强,传统的存货管理模式和方法已不适应快
本系统以STM32单片机为控制核心,采用正弦脉宽调制技术(SPWM),以全桥三相逆变电路为功率变换主回路,设计制作了一个具有单路输出、双路并联供电的微电网模拟系统。该装置采用
考察了低温肉制品生产中滚揉前处理条件和烟熏环节(干燥、烟熏、蒸煮)对烟熏制品的影响,并通过正交设计确定了最佳工艺参数。结果表明:滚揉时间4h,转速20r/min,并静置腌制6h
目的:1、分析非肿瘤性咯血常见病因中是否合并肺结核对支气管扩张(支扩)患者栓塞术后复发率的影响;2、探讨非肿瘤性咯血常见病因中胸膜改变情况与供血血管数目之间的关系;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