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甘油作为一种可再生的绿色能源,来源与应用非常广泛,研究甘油的有效应用途径已成为热点。其中,甘油通过氢解反应制备附加值更高的1,3-丙二醇,主要用于合成聚对苯二甲酸丙二醇酯(PTT)等聚合物,工业应用价值较高。因此,甘油选择性氢解制备1,3-丙二醇成为当前学术界的研究重点。本课题组以氧化硅为载体制备了Ir-Re合金催化剂,其能有效的将甘油转化成1,3-丙二醇,但该催化剂的活性及稳定性还需要进一步提高。本文从Ir-Re合金催化剂入手,结合催化剂表征,重点研究了Ir-Re双金属的结构调控以及Ir和Re在甘油氢解反应中的作用机制;探究催化剂的浸渍法工艺、活性组分配比和氧化硅表面处理对Ir-Re双金属结构及催化剂活性的影响规律。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研究浸渍法工艺对Ir-Re双金属催化甘油氢解的影响。共浸渍法制备的催化剂平均粒径最小,Ir-Re合金化程度最高,更有利于甘油氢解反应的进行,其催化活性最高。先浸渍Re后浸渍Ir方法制备的催化剂表面Re与Ir之间的相互作用最强,但并未形成合金结构,其相比于先浸渍Ir后浸渍Re法制备的催化剂,催化活性提高,1,2-丙二醇的选择性明显增加。共浸渍后经过焙烧过程制备的催化剂,其催化活性最低。2.研究活性组分配比对Ir-Re双金属催化剂的结构和催化性能的影响。Ir/Re配比的大小能够显著影响催化剂的催化活性,当Ir/Re配比为1.25时,催化活性最高。配比逐渐增加(0.5-1.25)促进了Ir在Ir-Re纳米粒子的表面富集,有利于提高催化剂的活性:而配比过高(2.0)的催化剂表面部分Re物种被Ir物种覆盖,减少了甘油分子的吸附活性位,导致催化剂的活性有所降低。3.考察氧化硅的表面处理对Ir-Re双金属的结构和催化性能的影响。经过无水乙醇处理的氧化硅负载的Ir-Re双金属催化剂的平均粒径最小,催化活性最高。经过稀硝酸溶液处理的氧化硅与Ir、Re物种的相互作用力最强,催化剂表面Ir-Re合金结构中Ir与Re的相互作用较弱。经过焙烧的氧化硅负载的Ir-Re双金属催化剂的平均粒径较大,催化剂活性偏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