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末民国坟产管理交易习惯概述——以《民事习惯调查报告录》为中心的考察

来源 :沈阳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hijianwu20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是中华文化空前剧烈变革的时代,在这百年中,包括法治文明在内的中华文明,都如同凤凰涅槃一般获得新生。  二十世纪是中国法制现代化的世纪,在这一个世纪里中国移植新法、开启民智、会通中西,这法制历程中有一极具价值的环节,便是清末民初时期波及全国各地、规模巨大的民商事习惯调查运动。  此次习惯调查运动历时虽不算太长,但由于组织严密、规模巨大,所获资料也极为丰富。本文拟以此次民商事调查运动整理出的《民事习惯调查报告录》为中心,以民国时期各县对坟产方面习惯的记录为着重点,逐一对其分类并进行浅析。  本文大致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在对民国时期的坟产习惯展开讨论之前,本章将对传统民间社会中的坟产进行简要概述。依次对坟产的概念,所有权归属以及坟产对传统中国百姓的意义以及其来源等问题进行讨论。  第二部分对书中所记载的相关民事习惯进行分类整理之后,对民国时期传统中国坟产的静态习惯,如坟产风水、习俗、下葬习惯、管理方式、边界规定、相差距离等方面进行讨论。  第三部分对民国时期坟产的取得习惯,如买卖、交易、讨取、继受取得、先占等方面进行讨论,并结合真实案例进而分析。
其他文献
摘 要:小学音乐教师面临的学生群体比较特殊,它面临的学生群体与其他等级的学校有所不同,小学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需要采用独特的教学方式和理念,尤其是在新课改的背景下,更要进行改革,创新教育模式。对话式教育,就是一种很好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小学音乐教学当中,充分地应用对话式方法来进行音乐教学。  关键词:小学音乐;对话式教学;思路研究  一、什么是对话式教学  我们所说的对话教学,并不是简单意义上的口头交流
一篇优秀的财经类新闻报道,应激发受众的阅读兴趣,引导受众客观、全面地看待财经事件的发生和发展,甚至引起受众二次阅读和分享的欲望。作为财经类新闻报道,其专业性必不可少
2016年12月10日至11日,首届中国舆论学年会在上海召开。来自全国50多所高校、中国社科院、中央网信办、北京网信办、人民网等单位的100多位专家学者参加此次会议,交流舆论学
公司债权人利益保护作为公司法的立法目的之一,历来受到各国立法与司法实践的重视。我国新《公司法》取消公司注册资本最低限额并实行认缴制,形成了“零门槛”注册资本制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