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二十世纪是中华文化空前剧烈变革的时代,在这百年中,包括法治文明在内的中华文明,都如同凤凰涅槃一般获得新生。 二十世纪是中国法制现代化的世纪,在这一个世纪里中国移植新法、开启民智、会通中西,这法制历程中有一极具价值的环节,便是清末民初时期波及全国各地、规模巨大的民商事习惯调查运动。 此次习惯调查运动历时虽不算太长,但由于组织严密、规模巨大,所获资料也极为丰富。本文拟以此次民商事调查运动整理出的《民事习惯调查报告录》为中心,以民国时期各县对坟产方面习惯的记录为着重点,逐一对其分类并进行浅析。 本文大致分为三部分: 第一部分,在对民国时期的坟产习惯展开讨论之前,本章将对传统民间社会中的坟产进行简要概述。依次对坟产的概念,所有权归属以及坟产对传统中国百姓的意义以及其来源等问题进行讨论。 第二部分对书中所记载的相关民事习惯进行分类整理之后,对民国时期传统中国坟产的静态习惯,如坟产风水、习俗、下葬习惯、管理方式、边界规定、相差距离等方面进行讨论。 第三部分对民国时期坟产的取得习惯,如买卖、交易、讨取、继受取得、先占等方面进行讨论,并结合真实案例进而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