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人口众多,餐饮业作为第三产业在我国职业行业中占很大的比重,由于我国的烹饪方式以煎、炸、炒等为主,烹饪过程中必然产生油烟。油烟废气已成为继汽车尾气污染和工业污染后的第三大空气污染物,越来越受到全国各行各业人士的关注和担忧。油烟的形成机制和组成成分极其复杂,主要由烷烃、烯烃、有机酸、醛类、苯类和多环芳烃等组成。目前关于烹饪油烟污染物净化的研究主要针对油烟颗粒物的去除,有关烹饪油烟净化的技术也主要集中在物理净化技术上,紫外光解技术在烹饪油烟净化的领域还相对较少。本课题在阅读分析国内外有关油烟处理技术的基础上,以烹饪油烟废气VOCs中典型的甲苯和三氯乙烯作为目标污染物,探讨污染物的转化机理,并研究了紫外光解技术降解烹饪油烟的效果,研究结果表明:随着油烟在光反应器中停留的时间越长,VOCs的去除率随着增大。当停留时间由25s增加到100s时,去除率从13.6%上升至82.4%,同时在60~70s之间增长速率最大,停留时间在90s以后,油烟中VOCs的去除率趋于稳定。随着进气浓度不同,出口处油烟VOCs的浓度随着时间先增大后减小。油烟初始浓度为100ppm时,甲苯的降解率达到最大值为84.6%;当油烟初始浓度为200ppm时,三氯乙烯的降解率达到最大值为86.7%。使用波长为185nm的紫外灯作为光源,当进气浓度为260mg/m3时,调节油烟相对湿度分别为49%~16%、38%~48%、75%~90%,考察相对湿度对油烟降解率的影响。相对湿度越大,降解率也越大,究其原因水分子在紫外光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生成羟基自由基,羟基自由基有利于有机物的降解。同时,实验结果表明,相对湿度越大,有机物的矿化率和降解率均增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