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青年志愿服务,自20世纪90年代以来,已经成为我国青年向社会奉献爱心的一个著名品牌活动,广受社会各界的赞誉。如今,人们在称颂这一善举的同时,都企盼着它能够深入、持久地开展下去,为社会做出更大的贡献。随着党的十六大的召开,把社会更加和谐作为我们党的一个重要奋斗目标。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任务,并明确了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主要内容。同时,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要求也给共青团、给青年工作提出了新任务、新要求、也提供了新的机遇、新的舞台。青年志愿服务始终秉承着“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致力于扶贫开发、环境保护、抢险救灾、大型活动等公益事业,与构建和谐社会的要求是一致的。近年来,青年志愿服务工作已取得了许多成就,这使我们进一步认识到,志愿服务可以在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许多领域发挥积极作用。但同时,我们也清楚地认识到,我国的青年志愿服务在许多环节上还存在着制约因素,为了更好地适应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青年志愿服务的深入发展呼唤着服务主体、服务领域、服务方式及机制等方面的创新研究。以便进一步积聚发展的力量,乘势而上,推动青年志愿服务实现新的更好的发展。本文以《和谐社会建设背景下青年志愿服务创新研究》为题,将阐述青年志愿服务与和谐社会建设的关系,以及和谐社会建设背景下,国内、外青年志愿服务的现状、问题及原因,重点论述和谐社会建设背景下青年志愿服务工作创新的主要对策。立足于青年志愿服务的主要职能和基本特点,积极探究我国青年志愿服务工作目前尚存的不足之处,及制约其发展的历史和现实因素。目的是有效的发挥青年志愿服务组织的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网络优势,进一步加强青年志愿服务组织建设,构建新型青年志愿服务网络,全方位地推动青年志愿服务的主体创新、内容创新、领域创新、机制创新、方式创新,实现青年志愿服务组织化、规范化、科学化和制度化。对于营造人与人、人与社会之间的和谐氛围,构建和谐社会,起到有益的实践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