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的现代化进程不断深入,传统的扩展亲属关系纽带被弱化、复合的家庭形式变得更为松散,核心家庭已成为主要的家庭结构,这些必然对老年人的居住方式产生影响。因此本文基于2009年天津市区594份老年问卷数据,分析天津市老年人居住方式的现状及理想,并探讨影响老年人居住方式的因素。 本文发现53%的老年人实际居住方式是单独居住,有66%老年人的理想居住方式是"单独居住",且老年人对养老院普遍持排斥态度。单独居住方式成为的老年人养老方式的首选,养老模式呈现以单独居住的自我养老为主,家庭养老为辅的特征。 城市老年人实际居住方式与理想居住方式存在一致和差异。大于2/3的老年人是按照自己理想方式居住,约1/3的老年人则没有。无论是被迫同住或是按理想方式与子女同居住的老年人,与其子女的关系均呈现互惠的特点;被迫独居或是按照理想方式单独居住的老年人,均表现出独立意识。 通过逻辑回归分析,本文发现老年人理想居住方式的选择主要是受到有无老伴、子女数量、自理能力、退休金收入、实际居住方式等因素的影响,即男性、年龄越小、教育程度高、有老伴的、非独生子女,以及自理能力强、退休金收入高、老两口单独居住的老年人更有可能单独居住。其中实际居住方式是影响其理想居住方式的中介变量。其他变量通过实际居住方式对老年人理想居住方式的选择发生作用。 必须积极探索新的养老模式,从中国的实际情况出发,放弃长期以"家庭养老"或"机构养老"为主的幻想,从根本上转变养老观念,树立一种全新的养老模式,即"以老年人自养为主,家庭养老为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