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震云小说的现代性特征

来源 :河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obertrunt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中国新时期文坛,刘震云无疑是一位非常引人注目的作家,他在巧作内容、手法及思想上都树立起鲜明的个性,己形成了独特的刘氏风格。他是一位内心极为严肃的作家,坚持民间立场写作,对社会和历史嬉笑怒骂,以冷嘲热讽式的嬉戏玩耍肩负知识分子的批判使命,对主流意识形态进行着不懈的抗拒和消解。他一直在执着地追问,痛苦地思考关于存在的意义,我们能真切地感受到他作品中强烈的批判精神、哲学意味和I现代性意识。其文本风格多样,题材广泛。在“新写实小说”中,他深切关注底层民众的牛存现状和精神困境,以零度情感介入的叙事策略再现了日常生活的非理性存在;在“新历史小说”中,他将历史时空的变迁抽象为毫无意义的恶性循环,作品常常采用反讽、戏仿、狂欢化、审丑化等多样的叙述技巧,造成荒诞离奇的“反审美”效果。笔者在对刘震云的小说进行了全面阅读之后,将立足于审美现代性的角度,从刘震云对人的生命个体存在、现代人生存焦虑的关注,对现实与历史的深刻理解,在不断的小说实践中进行的先锋性探索等方而来讨论刘震云小说所体现山的审美现代性特质,并以此为支点来观照刘震云小说现代性的意义与地位。
其他文献
罗荣桓在《秋收起义与我军初创时期》中回忆:毛泽东同志在文家市收集了余部,决定向罗霄山脉中段的井冈山进军,建立农村革命根据地。南进途中,在泸溪又受到敌人的伏击,部队一
本文旨在运用比较文学平行研究中的主题学研究方法来对卡尔维诺和王小波进行对比研究,探讨二人在创作观、所处文学环境等各个方面的异同。   第一章主要从人类生存命运这一
论文共分绪论、知识之美(第一章)、知识之源(第二章)、知识之刃(第三章)及结束语五个部分。 绪论:明确提出周作人研究存在的三个难度。在对研究难度分析的基础上,确定了本文
近来,一则“激光近视矫正术可能有后患”的消息引发广泛关注。据媒体报道,台北医学大学眼科兼任教授蔡瑞芳宣布,今后不再做激光近视矫正手术。其表示,因长期观察发现,不少当年接受
目连戏是我国戏曲的活化石,明代郑之珍编撰的《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是现存珍贵的目连戏文本材料。本课题以《新编目连救母劝善戏文》中所录959个曲牌和103段押韵的道白为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