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源CT双能量技术在腮腺占位中的临床应用研究

来源 :昆明医科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eco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腮腺占位病变中双源CT双能量虚拟平扫的可行性研究[目的]探讨腮腺占位病变中双源CT双能量虚拟平扫代替常规平扫的可行性。[资料方法]回顾性分析在我院行双源CT检查并经外科手术取得病理证实的腮腺病变共54例(腮腺良性占位38例,其中良性肿瘤34例,其他良性占位4例;恶性肿瘤12例;炎性病变4例)。所有患者均进行常规平扫(truenon-contrast,TNC)及双能量增强扫描。利用Liver VNC软件处理分别得到动脉期及静脉期虚拟平扫(virtualnon-contrast,VNC)图像,比较常规平扫与动静脉期虚拟平扫图像上显示腮腺占位能力的一致性,分别计算两组图像对腮腺良、恶性肿瘤及炎性病变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及准确度;常规平扫及两组虚拟平扫正常腮腺组织、病灶区、颌下腺、胸锁乳突肌、下颌骨平均CT值、信号噪声比(signal-to-noiseratio,SNR)、对比噪声比(contrast-to-noiseratio,CNR)、图像质量评分、辐射剂量。[结果]①常规平扫及虚拟平扫均能显示病灶,常规平扫及动脉期虚拟平扫图像对于诊断腮腺良、恶性肿瘤、炎性病变诊断准确率一致性好(Kappa值分别为0.96、0.93、0.73);真实平扫对良性肿瘤、恶性肿瘤、炎性病变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符合率分别为 89.5%、81.7%、88.5%,70%、95.2%、90.4%,50%、97.9%、94.2%;动脉期虚拟平扫对三者诊断的敏感度、特异度和符合率分别为86.8%、85.7%、86.5%,70%、97.6%、92.3%,75%、95.8%、94.2%。②常规平扫、VNCA、VNCv主观图像质量评分分别为4.31±0.76、4.19±0.82、4.21±0.78,三者间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③53例腮腺占位患者平扫下颌角层面胸锁乳突肌、颌下腺平均CT值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腮腺占位灶、下颌骨、正常腮腺平均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VNC图所有组织SNR均大于真实平扫,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三组图CNR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④双能量双期扫描有效剂量低于常规三期扫描,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降低辐射剂量约38.6%。[结论]腮腺占位双源CT双能量虚拟平扫能保证图像质量及诊断准确性,能替代真实平扫,从而降低受检者接受的辐射剂量。第二部分腮腺多形性腺瘤、腺淋巴瘤及腮腺恶性肿瘤的双能量能谱分析[目的]分析腮腺多形性腺瘤、腺淋巴瘤及恶性肿瘤能谱曲线特征,探讨双源CT双能量成像技术在三类腮腺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中的应用价值。[资料与方法]收集经手术病理证实且具有完整资料的腮腺肿瘤患者共46例,52个病灶。剔除基底细胞腺瘤及转移瘤各1例后,共44例,50个病灶,其中腮腺多形性腺瘤19例,腺淋巴瘤14例(20个病灶),恶性肿瘤11例。均行双源CT双能量扫描后,分别将动脉期、静脉期100 kVp及Sn140 kVp两组薄层图像调入双能量工具软件中,选取“Mono Energetic”模式处理得到40-160kev单能谱图像,观察能谱曲线变化趋势,比较腮腺多形性腺瘤、腺淋巴瘤及恶性肿瘤实质区动脉期能谱曲线斜率。[结果]腮腺多形性腺瘤、腺淋巴瘤及恶性肿瘤对比,在40-160keV范围内,随着单能KeV值的升高,动脉期肿瘤实质CT值逐渐递减,且随keV值越高,CT值降低的幅度越小,其能谱曲线在40-160keV下均呈“下降型”。动脉期腮腺腺淋巴瘤能谱曲线斜率在40KeV-160KeV范围内均位于最上方,恶性肿瘤居中,多形性腺瘤位于最下方,三组间在40-160KeVCT值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腮腺多形性腺瘤、腺淋巴瘤及恶性肿瘤实质区动脉期能谱曲线斜率分别为1.22±0.99、2.36±1.02,1.55±0.83三组间差异具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两比较示腮腺多形性腺瘤及腺淋巴瘤间差异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而恶性肿瘤与多形性腺瘤及腺淋巴瘤间斜率存在部分重叠,差异无统计学差异。去除不同性质腮腺肿瘤之间重叠部分,我们初步得出,动脉期腮腺肿瘤实质区能谱曲线斜率(K)的范围如下:若1.68>K≥0.82,可能是多形性腺瘤;若2.87≥K>2.0,可能是腺淋巴瘤。[结论]双源CT动脉期能谱分析对腮腺多形性腺瘤、腺淋巴瘤及恶性肿瘤影像鉴别诊断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第三部分双能量CT碘浓度及形态学分析在腮腺多形性腺瘤、腺淋巴瘤及恶性肿瘤诊断中的价值[目的]探讨双源CT双能量扫描所获碘图碘浓度及常规形态学方法对腮腺多形性腺瘤、腺淋巴瘤、恶性肿瘤诊断及鉴别诊断价值。[资料与方法]临床资料及扫描方法同第二部分。①分析及记录腮腺三类腮腺肿瘤常规形态学特点(包括部位、象限、形态、边界、有无囊变、有无肿大淋巴结),分组为腮腺多形性腺瘤组、腺淋巴瘤组、恶性肿瘤组,进行x~2检验及Logistic回归区分主要征象及次要征象。②将动、静脉期100 kVp及Sn140 kVp两组薄层图像调入双能量工具软件中,利用后处理软件“Liver VNC”,分别测量腮腺多形性腺瘤、腺淋巴瘤及恶性肿瘤实性部分的动、静脉两期的碘浓度(iodineconcentration,IC)及标准化碘浓度(normalizedconcentration,NIC),计算动静脉期碘值差值(ICD=静脉期碘浓度-动脉期碘浓度)。采用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比较三组之间的差异,并对其敏感度、特异度及受试者工作特性曲线(ROC)进行分析。[结果]腮腺多形性腺瘤组、腺淋巴瘤组与恶性肿瘤组动脉期碘浓度、标准化碘浓度分别为0.93±0.79mg/ml、1.94±0.74mg/ml、1.33±0.72mg/ml 及0.09±0.09、0.23±0.11、0.17±0.11,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值分别为8.755、8.648,P均<0.05)。进一步进行两两之间对比,腮腺多形性腺瘤组与腺淋巴瘤组之间碘浓度及标准化碘浓度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恶性肿瘤组与多形性腺瘤组、腺淋巴瘤组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静脉期与动脉期碘浓度差值分别为0.83±0.52mg/ml、0.72±0.93mg/ml及0.45 ±0.77mg/ml,其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21.352,P=0.000),两两之间对比,腺淋巴瘤与多形性腺瘤、恶性肿瘤静脉-动脉碘浓度差值之间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多形性腺瘤与恶性肿瘤动静脉期碘浓度差值之间差异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利用静脉期碘值诊断多形性腺瘤时,敏感度为63.2%,特异度为72.7%,AUC(ROC曲线下面积)为0.671;利用动脉期碘值诊断腺淋巴瘤时,敏感度为90%,特异度为68.7%,AUC为0.795,动脉期标准化碘浓度诊断腺淋巴瘤时,敏感度为95%,特异度为65.6%,AUC为0.798;而利用碘浓度诊断恶性肿瘤的敏感性及特异性均不高。对腮腺肿瘤发生部位、象限、形态、边界、有无囊变、有无肿大淋巴结等形态指标进行多因素回归分析,发现腮腺深浅叶均受累、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有肿大淋巴结为诊断腮腺恶性肿瘤有价值的形态学指标。[结论]能谱CT碘值在腮腺多形性腺瘤、腺淋巴瘤及恶性肿瘤间的鉴别有一定价值,但恶性肿瘤与多形性腺瘤及腺淋巴瘤间碘浓度存在部分重叠,结合常规形态学特点,有助于正确诊断及鉴别三类肿瘤性病变,其敏感性及特异度较高。
其他文献
通过分析求解不同基床系数的计算方法,得到由Biot和Vesic两种方法计算的基床系数不仅在数值上存在很大的差异,而且基床系数-基础宽度、基床系数-基础厚度、基床系数-地基土的
2017年奢侈品行业重新迎来了它的春天,根据全球奢侈品零售行业的最新报告显示,今年全球奢侈品零售行业销售额预计将会有7%的增长。其中国际奢侈品牌之一的爱马仕集团(Hermes)近
报纸
目的:通过观察中药联合来曲唑治疗激素依赖型乳腺癌患者病例,分析中药联合来曲唑治疗对患者治疗前后NLR、PLR水平及临床疗效的影响,探讨中药治疗在激素依赖型乳腺癌临床治疗
为解决车辆乱停、占位这一问题,车位锁应运而生。车位主可以在不使用车位的时候将车位锁升起,以防止其他车辆的进入,同时,也可以在车辆停泊之后升起车位锁,从一定程度上起到
天然产物的多样性使其成了新农药的主要来源,它比化学合成能提供更多的结构多样性。而微生物源生物活性物质是天然产物主要的来源之一。通过在江浙、云贵、海南、西藏和新疆
会议
[背景]Th2细胞及其产生的细胞因子在肿瘤发生发展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IL-4、IL-13能够刺激巨噬细胞向M2型分化并表达IL-10、TGF-β1与arginase-1等抑制因子以及VEGF、EGF
背景:肺癌的早期诊断和筛查对预防肺癌远期进展和改善预后具有重要意义。LDCT(Low-dose Computed Tomography,胸部低剂量计算机断层扫描)是目前临床用于肺癌高危人群筛查的主
随着数字摄影测量相关技术及我国卫星事业的发展,如何将我国自主研发获取的卫星数据在测绘行业中得到更为广泛的应用,成为专业人士关注的重点。国产卫星影像的使用,不仅涉及
高职教育是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在推进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同时,同步推进优质高职院校和一流高职院校工程。在后示范性院校的高职教育时代下,一流高职院校如何
武运粳30号是江苏(武进)水稻研究所育成的一个早熟晚粳新品种,该品种具有高产、优质、抗病、抗倒性强等优点。本文介绍了武运粳30号的特征特性,并详细阐述了该品种在两种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