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路易莎·梅·奥尔科特是美国19世纪著名的儿童作家。她的自传性教育小说《小妇人》以及两部续集《小男子汉》和《乔的男孩们》,至今还在全世界广为流传,并受到全世界读者的喜爱。这些书籍巧妙地论述了关于养育孩子、学校教育、教师教育、教育机会平等以及男女同校的实践与问题,在当时的美国教育界产生了很好的影响。论文通过对奥尔科特的自传性教育小说以及她本人经历的研究,探索其中的儿童道德教育思想,系统地梳理出奥尔科特的儿童道德教育思想的内容和特点。论文研究内容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介绍了研究的目的、内容和意义以及国内外对奥尔科特研究的现状分析。国内外对奥尔科特的研究主要包括四个方面:对奥尔科特的生平、超验主义思想、女性主义思想以及文学创作方面的研究。只有少部分国外学者从教育角度对奥尔科特的思想进行研究,因此这一选题的研究的具有很大的拓展空间。第二部分是梳理和分析奥尔科特的生平及主要著作。通过对奥尔科特的生平进行研究,发现她没有受过正规教育,她关于教育的想法和见解很大程度上来自于她的父母以及自身的教育教学经历,特别是母亲对她和姐妹们的品德教育的重视,对奥尔科特儿童道德教育思想的形成起到了很大的作用。奥尔科特把她的很多教育思想主张都融入到了小说之中,小说可以说是奥尔科特的道德教育思想研究的主要来源。第三部分是揭示奥尔科特的儿童道德教育思想形成的时代背景及理论基础。主要是研究了超验主义、女权主义以及清教主义对她儿童道德教育思想形成的影响。奥尔科特的父亲、以及她们的家庭朋友拉尔夫·沃尔多·爱默生和亨利·大卫·梭罗都是著名的超验主义哲学家,他们将自己的超验主义思想与伦理道德理想相结合,信奉教育的本质就是个人独特本性的表现过程,也是自我实现的过程,这些主张极大地影响了奥尔科特的儿童道德教育思想。第四部分从教育目标、教育内容和教育方法三个方面来阐述奥尔科特儿童道德教育思想的基本内容。奥尔科特是一个崇尚道德至上、人格至上的教育家,她认为道德教育的目的主要是培养良好的品德和行为习惯,使儿童可以拥有完美的人性和灵魂。在她的儿童道德教育小说中,每一个章节中都有关于品德教育的内容。她对儿童的道德教育方法主要是从感性角度出发,并通过在生活与交往中爱的传达,从而建立起与儿童之间的信任,拉近彼此心灵的距离的方式来进行的。最后一部分概括了奥尔科特的儿童道德教育思想的特征和意义。尽管奥尔科特在大多数人的心中仅仅是一个非常热爱写作的作家,也没有系统的教育论著出版,算不上是一个真正意义上的教育家,但是她对教育仍然做出了很大的贡献。作为一名文学艺术性很强的儿童作家,她的思想是富有创造性和想象力的,她能够从超验主义的视角在儿童道德教育、学校教育教学和男女合校问题方面提出自己深刻的见解;她的著作一定程度上反映了19世纪的教育思想和实践,也反映了她坚定的道德信仰与情操;她的儿童道德教育小说不管是对于儿童、家长还是老师都有极强的教育意义,促进了儿童道德品质的发展;她用实际行动支持男女合校以及男女教育机会平等,为更多的女孩争取到了接受教育的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