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今世界,国际间的学术交流在政治经济全球化的时代大背景下也愈加频繁,英语作为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语言之一,在国际学术交流活动,尤其是学术论文的撰写中占据重要地位。本文是一篇翻译项目报告,原文是那仲良教授的《中国村落的教化性景观》和叶保强教授的《中国商业伦理发展面临的挑战》,两篇均是人文社科类的学术论文。学术论文具有专业性强、信息量大、表述客观、行文正式、结构严谨、用词规范等特点,此类文本的翻译不仅要保证准确传递出源语文本所含的信息,也需要注重译文的学术规范,因此对译者有一定的学术要求,且翻译时的限制较多,因而翻译难度较大。本文以彼特·纽马克翻译理论为理论依据,首先扼要阐述了纽马克的文本类型分类,以及其交际翻译和语义翻译的概念,然后结合笔者所选取的两篇学术论文的翻译实践,举例浅析纽马克交际翻译方法在遣词用字、增补和省略、结构调整三个具体层面的应用,探讨在以中国为研究对象的学术论文翻译时应注意的问题。笔者衷心希望此翻译项目报告能对为人文社科类学术论文的英汉翻译提供一定参考,为中国历史、建筑、商业等领域的国际学术交流提供便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