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国城市基础设施和过去相比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展,但是从总体上讲,其服务质量和数量还远远的落后于需求。在目前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中,融资问题是关键。由于我国市场机制不完善,我国城市基础设施资金主要靠政府和银行借贷,资金来源渠道非常狭窄,引入民间资本,发挥民间资本在基础设施领域的作用,已成为理论界和实践界的共识。PPP融资模式将公共部门的政策支持能力和私人部门相对充裕的资金、先进的管理模式及丰富的管理经验有机结合起来,目前已经在我国的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得到了初步应用。但是,由于PPP项目自身在空间和时间上的延伸性,其内部诸因素之间以及与外界环境的相互影响错综复杂,使其面临的风险远远多于一般的工程项目,因此如何有效地对其风险分析,是一个有待解决的现实问题。本文在查阅大量文献的基础上,首先从城市基础设施PPP模式的基本概念入手,介绍了PPP模式下我国城市基础设施项目的组织机构设置、运作程序和各参与方的合同关系,并分析了PPP融资模式下城市基础设施项目风险的主要特征和常见的风险类别划分;其次,通过大量的文献阅读和案例总结,对PPP项目风险因素进行识别,根据项目风险时间性的特点把PPP项目的风险按照项目的进度划分为7个阶段风险,同时把影响上述7个阶段的共同风险归纳为宏观风险;最后,文章通过案例构建PPP模式的风险评价体系,通过因子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分别对宏观风险因素和阶段性风险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了针对PPP项目宏观风险和阶段性风险的防范措施。本文的研究不仅是对现有项目风险问题的理论补充,也可以为PPP模式在我国城市基础设施项目上的应用提供各参与方有效规避和分担风险的参考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