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苞萱草(Hemerocallis middendorffii)是我国北方优良的露地宿根花卉,其花色艳丽,株型优美,对外界环境适应能力极强,是具有极高观赏和应用价值的园林花卉。其不足之处在于生长过程中,由于其自然繁殖率低,繁殖速度慢,远不能满足园林绿化日益增长的需求。为此,我们利用植物生长延缓剂多效唑(PP333)对其进行了栽培试验。有关多效唑促进水稻和小麦分蘖的应用研究十分常见,但在大苞萱草上的应用未见报道。本研究采用不同浓度的PP333对大苞萱草分别进行叶面喷施和盆土浇灌处理,通过测定各处理的株高、叶部、花部、根部的形态指标以及叶绿素、可溶性糖含量、可溶性蛋白质含量、抗氧化酶活性、丙二醛含量等生理指标,最终得出以下结论:(1)施用多效唑后,大苞萱草的株高明显降低,总净生长量显著减少;处理浓度越高,抑制作用越强。浓度200mg/L的处理对株高的抑制效果最显著,但该处理已对植株产生明显药害,故采用多效哗处理大苞萱草的浓度极限是200mg/L。整个生长过程中,叶面喷施的抑制作用要强于土壤浇灌,但就最终株高来看,二者未表现出显著差异。(2)各处理叶长和叶面积较对照明显减小,且处理浓度越高叶片越小;低浓度的处理促进叶片增宽增厚,从而显著改善了大苞萱草易折叶和株型较散的问题。其中土壤浇灌10mg/L在各处理中表现最为突出,叶宽和叶片厚度分别较对照增加了12.27%和29.41%。(3)多效唑的施用能调整植物体内生物量的分配比例,并促进根系的生物量积累,10~50mg/L低浓度处理下植株的生物量积累明显高于对照,叶部积累降低,根部积累升高,所有处理的总体根冠比均有所升高,同化物向根系分配较多,促进根系生长,从而增强了植物的抗性。(4)多效哗的施用可以有效地提高大苞萱草的分蘖能力,促进侧芽萌发。新增芽数随处理浓度的增加而减少,且土壤浇灌效果优于叶面喷施。其中土壤浇灌10mg/L效果最显著。(5)多效唑还影响了大苞萱草的开花情况。浓度50mg/L以上的药剂处理增加了植株的花朵数,其他处理则降低了开花数。各处理显著改善花部形态,10、20mg/L处理过的花径明显增大,50、100mg/L处理则使花径减小。其中土壤浇灌10mg/L处理下的花径最大,但是花朵数较少。施用多效唑还能使花葶变短变粗,对防止花期后期花葶倒伏有很大作用。其中叶面喷施100mg/L对花葶的矮化效果最佳。(6)多效唑可以令大苞萱草的始花期、盛花期、终花期向后延迟,群体花期也较对照有所延长,其中土壤浇灌80mg/L处理效果最佳,能令大苞萱草的群体花期延长9d。(7)多效畔能有效提高大苞萱草叶片中的叶绿素含量,且处理浓度越高,叶绿素含量越高,无论是叶面喷施还是土壤浇灌,浓度80mg/L的处理叶绿素含量始终保持最高。其中叶面喷施80mg/L叶绿素含量在整个生长期保持最高。(8)多效唑处理能增加叶片中可溶性糖和可溶性蛋白质含量,从而提高大苞萱草的抗逆性,并延缓其衰老。但二者在试验浓度范围内变化趋势不同,可溶性糖以中间浓度处理效果最佳,可溶性蛋白质则是浓度越大含量越高。综合分析,适宜的处理浓度范围是20~50mg/L,方式为土壤浇灌。(9)多效唑能提高保护酶SOD、POD、CAT的活性,增强大苞萱草的抗逆性,缓解活性氧自由基对植物细胞的伤害,使其在逆境中得以生存。试验结果显示:叶面喷施中表现最佳的是20mg/L,土壤浇灌是10mg/L。(10)低浓度的多效唑处理能降低植株体内相对电导率和MDA含量,保护细胞膜结构的稳定性。其中土壤浇灌10mg/L的处理效果最佳。(11)盛花期10、20mg/L处理的花色素苷含量明显高于对照,随着处理浓的升高,反而抑制了花色素苷的生成,土壤浇灌的作用效果优于叶面喷施,其中叶面喷施20mg/L的处理效果最好,比对照高出19.52%。(12)综合上述分析,本研究认为,施用多效唑时土壤浇灌处理的效果往往优于叶面喷施,故在进行多效唑施用时应选择土壤浇灌;适宜药剂浓度为10~20mg/L,该浓度下植株生长强健,分蘖能力增强,且株型矮化紧凑,叶色浓绿,花色鲜艳,观赏价值价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