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会计信息可比性是会计信息质量特征之一,它能帮助会计信息使用者识别和解读经济事项之间的相似和差异,在市场经济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一直以来,西方资本主义国家主导着会计信息可比性的研究。近些年来,中国的学者才刚开始重视起这一财务管理概念,尝试着借鉴西方已有的研究成果和测度方式,与中国具体的实际情况相联系。学者们在理论探索层面和制度设计方面的研究,都获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研究成果主要是集中于会计信息可比性的经济后果,如会计信息可比性能降低信息获取成本,提高审计效率等。而对于影响因素的研究比较匮乏。而且,在相对较少的研究成果中,主要侧重于对资本市场的研究,则对商品市场的研究更是少之又少。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是一把双刃剑,提高了资源的配置效率,加速了市场要素的流动,但是也面临着环境不确定性带来的“蝴蝶效应”,譬如当前中美贸易战的打响,市场产生了一定程度的波动性,影响相当广泛。同时,国有企业改革正在如火如荼的进行,产权性质不同的企业的发展程度也大相径庭。鉴于此,本文试图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和当前复杂的经济形势为背景,以会计信息可比性作为研究切入点,将2011-2017年间中国沪深A股上市公司作为研究样本,蚕丝剥茧,层层递进,探讨以下问题:在供应链集中度高的情况下,企业是否受供应商或者客户讨价还价能力的影响,使管理层向供应商和客户通过公开渠道披露会计信息的意愿不强,导致其会计信息可比性的降低?高度的环境不确定性能否更为显著地加强供应链集中度对企业会计信息可比性之间的影响?进一步地探讨,产权异质性能否使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作用存在差异呢?围绕以上探讨问题,本文分为六部分进行展开阐述。第一章是绪论。首先,主要说明了研究背景及研究价值;其次,概括了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并进一步通过技术路线图理清思路,最后提取本文研究可能的创新点。第二章是文献综述。根据会计信息可比性、环境不确定性与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影响关系和供应链集中度与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影响关系,综合梳理了国内外相关文献成果,并提出本文研究的切入点与创新处。第三章讲理论基础并提出假设。首先界定主要变量的概念,然后,以波特五力模型和资源依赖理论为理论基础,分析了供应链集中度对企业管理的影响,综合信息不对称理论和委托代理理论,分析供应链集中度与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影响关系,并探讨环境不确定性对其影响的调节作用以及产权异质性下环境不确定性调节作用的差异化,提出了三个研究假设。第四章是实证研究设计。首先,主要依据理论分析与三个研究假设构建实证模型;然后,对设定的变量和度量方法展开详述;最后,说明数据来源以及样本选取的依据。第五章是实证结果与分析。根据模型,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性检验和回归分析,检验供应链集中度对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影响程度,高度环境不确定性对二者关系的加强作用以及产权异质性下环境不确定调节作用的差异分析,最后采用PSM倾向得分匹配法以及替换变量的方法来保证结论的稳健性。第六章是研究结论与政策建议。基于前文的研究结论,积极地提出应对策略,最后指出本文研究的待改进之处,展望了下一步的研究方向。本文的创新点在于,首次尝试将供应链集中度、环境不确定性与会计信息可比性放在同一框架内进行关系分析,发现供应链集中度削弱了会计信息可比性。环境不确定性对供应链集中度与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关系具有正向调节作用。其次,分析了供应链集中度与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影响效应,为会计信息可比性的影响因素的研究提供了增量信息;最后,纵向上,深入挖掘了产权异质性在高度环境不确定性时,对供应链集中度与会计信息可比性之间影响关系的差异性。发现相对于非国有企业,国有企业会加强供应链集中度对会计信息可比性的负向影响,使环境不确定性的调节作用更加明显。本文的研究从理论层面可以丰富会计信息可比性的研究,从实践层面可以对上市公司,尤其是国有企业在财务管理方面的改革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