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中性环境暴露经历对空调使用行为及主观反应的影响

来源 :湖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ustach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们在日常生活中,常常会经历短期热暴露,如上下班的通勤过程、短期室外作业、办公楼过渡空间切换等。现代建筑多采用空气调节形式进行环境参数控制,但单一的空调系统难以同时满足热舒适与节能减排的要求,空调结合个人采暖与降温设备的应用为同时满足舒适性与节能性提供了可能。工位办公形式在现代生活中已经十分普及,由于办公室环境常为多人共享模式,非独立办公室内环境参数的协同控制过程尚未明晰。常见的人工气候室实验中受试者对于环境多为被动接受,但在实际中人员对于非中性环境有主动控制的需求,主动控制权不仅使得当前环境温度更加贴近人员的真实需求,同时也避免环境的过冷或过热,减少能源浪费。本研究在实际办公房间中应用空调结合个人设备的热舒适调节形式,为经历热暴露后的受试人员提供控制环境温度的途径。引入个人降温与采暖设备,通过对偏热与偏冷两类暴露环境中受试者的热感觉与热舒适情况进行问卷调查,探究在不同暴露工况中个人设备对受试者热反应的影响。同时定义受试者在控制阶段各时刻下对室温的主动调节需求问卷为变温需求,建立变温需求与同一时刻下的室内温度、暴露时长和平均热感觉投票的关联性,应用SPSS软件采用三因素方差分析探究了暴露温度、暴露时长与个人设备使用三因素对受试者最终变温需求的影响,为预测不同室温及各热感觉投票下人员对于环境温度的调控需求提供依据。研究表明,个人设备在偏冷环境中对于室温的扩展能力强于偏热环境,个人设备在偏冷环境中可将人员主动选择的室温扩展0.6~3.0℃,在偏热环境中的温度扩展范围为0.5~1.6℃。相比偏冷暴露环境,受试者在偏热暴露环境中对室温变化的感知更加敏感。当暴露温度由30℃降低至28℃,个人降温设备的节能性提升;当暴露温度由14℃升高至18℃,个人采暖设备的节能性下降。非中性环境中,受试者的变温需求与平均热感觉投票呈线性关联性。偏热环境中,暴露温度、暴露时长与设备对最终变温需求的影响均有统计学意义,其中温度单独作用时影响最大,暴露时长单独作用时影响最小。偏冷暴露环境中,暴露温度、暴露时长与采暖设备三因素的交互项对最终变温需求的作用有统计学意义;无论是否使用个人采暖设备,暴露温度与暴露时长的交互作用均有统计学意义,且不同暴露时长工况中暴露温度对最终变温需求的作用均有统计学意义。
其他文献
目前,电催化分解水制备氢气和氧气技术成为解决能源需求和环境污染问题的重要措施之一。电解水反应由两个核心半反应组成:阴极析氢反应(HER)和阳极析氧(OER)反应,然而相比于快速的阴极析氢反应,阳极析氧反应涉及四电子转移过程,动力学缓慢。因此,开发高催化活性,高稳定性电催化剂提高电解水氧析出效率受到科研工作者的广泛关注。一些贵金属氧化物,如Ru O_2和Ir O_2,在析氧领域表现出优异的电催化性能
柯布西耶提出的多米诺体系,在现代主义追求功能主义和结构理性的快速普及发展中,转变为钢筋混凝土框架结构。这不仅使作为建筑符号系统的多米诺体系失去其承载的原型意义,同时也让标准化的建筑空间在全世界泛滥。面对当代建筑被现代主义的“先进性”所束缚,研究伊东丰雄的新型多米诺体系,不仅可以了解以伊东丰雄为代表的当代日本建筑发展;同时可以探索该体系新的表达方式,挖掘该体系所蕴含的无限可能性来尝试超越现代主义。论
长沙地区夏季炎热漫长且冬季阴冷难耐,气候条件恶劣。然而该地区过去是非采暖地区,住宅设计往往不考虑节能措施,在城市建设快速发展的背景下,大量非节能住宅拔地而起。如今,这些住宅普遍面临着围护结构热工性能差、能耗高、室内热环境差等问题。因此,在新时代条件下,对该地区既有住宅进行低能耗改造,从而大幅度降低住宅能耗,提高室内舒适性,对改善市民居住环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为此,本文以长沙地区建造于1980-2
航线网络是航空公司的立足之本,生命之源。航线网络是航空公司航班计划、机组排班、飞机排班、收益管理等生产调度的基础,科学有效的规划航空公司航线网络有助于航空公司提高整体运营效益,进而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保持一定的竞争力。如今,如何根据航空公司实际生产需要设计合理有效的航线网络是航空运输企业需要解决的迫切问题。本文主要运用指标评估和网络运筹优化的方法对航空公司航线网络进行研究。在网络评估方面,通过优劣比
近年来我国城市目标定位、产业结构的调整变化与城市发展问题矛盾的升级都对城市空间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与此同时,强调综合性、多样性环境混合发展方式的产城融合理念应运而生。城市商务区作为城市金融、商务、商业等第三产业集聚发展的城市化产物,因融合多样的产业结构和城市功能而呈现出明显的产城融合发展特征。随着城市商务区不断朝向综合化与多元化发展,促进城市产业功能与城市公共生活的协同发展成为产城融合背景下城市商
中国工业化和城市化进程使得城市雾霾污染问题日益突出,已经严重影响到城市居民的健康和生活,加强对城市雾霾污染的有效治理迫在眉睫。随着近年来各界对雾霾污染的重视,政府陆续出台了不少治理雾霾污染的法律法规,城市雾霾的治理取得了一定成效。然而目前中国大多数城市的雾霾浓度依旧处于较高水平,雾霾污染的治理力度需要进一步加强。事实上,雾霾污染在中国的分布情况十分复杂,相邻城市的雾霾污染差异较小,且污染存在互相传
近年来,我国民航运输业飞速发展,大型枢纽机场的航班数量迅速增加,特别是高峰时段,机场容量受限,场面拥堵严重,导致航空器“时走时停”或是在跑道端长时间排队等待,造成大量额外燃油消耗与资源浪费的同时,也产生了大量不必要的污染物排放,极不利于绿色民航的发展。因此,为缓解机场拥堵和减少滑行阶段污染物排放,为机场、航空公司提供更加高效、环保的航空器滑行方案,本文以离港航空器为研究对象,针对高峰时段设计三种不
溶液环境下表面活性剂分子会自组装形成多种形态的胶束结构,棒状胶束就是其中的一种。静态溶液中,游离的表面活性剂分子与棒状胶束中的表面活性剂分子不断交换,总体处于动态平衡状态。但当溶液条件(浓度、温度、剪切速率)发生变化时,表面活性剂分子的自组装状态会发生相应改变来适应溶液条件的变化,棒状胶束会生长或变短,继而影响胶束间的立体空间结构,最终引起溶液宏观性质的变化。表面活性剂棒状胶束溶液因其独特的自组装
磁悬浮轴承因无机械接触、无摩擦、无磨损、高效率、低噪音等优点,在旋转机械领域得到广泛的应用,其系统刚度可调的特点为机械加工中的高精度要求提供保障。然而,磁悬浮轴承刚度通常情况下低于一般机械轴承。为了提高系统的性能和高速旋转机械的精度,本文以轴向磁悬浮轴承为对象,研究刚度的辨识方法,以及有效的控制方法来提高轴承刚度,具体开展了以下几个工作:首先,将轴向磁悬浮轴承转化为单自由度磁悬浮轴承系统,分别进行
机场不仅是航空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由跑道、滑行道、停机位、候机楼等若干模块组成的综合系统。在机场系统的运行过程中,其内部子系统之间均存在相互影响的耦合运行特性。通过研究机场系统运行过程中的耦合特性,能够建立表征机场运行的指标体系,为机场运行能力评估和分类提供新的思路和依据。这对于机场系统的枢纽建设、容量评估和战略规划都有着极为重要的意义。本文从需求、容量及容需关系三个层面对机场系统在时间和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