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茶棍蓟马Dendrothrips minowai Priesner是贵州茶园中较为常见的吸汁类害虫之一。该种害虫通过取食茶树的嫩茎、嫩叶中的汁液,影响茶树自身的生长发育过程,最终导致茶叶品质受损和产量降低,损害茶农的经济收益。东亚小花蝽Orius sauteri(Orius)是比较常见的捕食性天敌,目前对于以西花蓟马为主的蓟马类靶标害虫的控制利用研究较为深入。东亚小花蝽对茶园中以茶棍蓟马作为靶标害虫的相关控制研究尚未开展。因此,研究东亚小花蝽对于茶园靶标害虫的室内控制研究,并加以田间试验辅助,充分发挥他们对茶棍蓟马的调节控制作用将必然是一种趋势。通过捕食功能性反应评估了不同虫龄的东亚小花蝽对茶棍蓟马若虫、茶棍蓟马成虫防控能力。结果表明,不同虫龄的东亚小花蝽对茶棍蓟马若虫的防控潜力从大到小依次为:成虫>四龄若虫>二龄若虫;不同虫龄的东亚小花蝽对茶棍蓟马成虫的防控潜力从大到小依次为:成虫>四龄若虫>二龄若虫;不同温度下东亚小花蝽成虫对茶棍蓟马成虫的防控潜力从高到低为:25℃>30℃>20℃>15℃;东亚小花蝽成虫对不同龄期的茶棍蓟马捕食功能反应中,四龄若虫捕食上限最高,为44.4头;在干扰反应中,东亚小花蝽之间存在种类竞争和相互干扰的作用;在种群密度反应中,东亚小花蝽投入数目越大对于茶棍蓟马控制效果越明显。东亚小花蝽通过生命周期表的方式进一步评估对茶棍蓟马的控害能力,小花蝽成功度过一个世代历期,累计存活率:0.355,且雌性比例:0.5625,内禀增长率:0.09944。结果表明,东亚小花蝽对茶棍蓟马有不错的控制潜能。同时在开阳茶园开展了东亚小花蝽3龄若虫防治茶棍蓟马的田间试验,结果表明,在释放天敌一个月后,东亚小花蝽对茶棍蓟马的防控效果57.97%,对茶假眼小绿叶蝉的防控效果69.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