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语言研究表明,在交际过程中,发话者为了更好地使受话者领会自己的意图,除了把主要信息传递给对方外,还要选择恰当的语言成分来有效地组织话语,与受话者进行人际沟通和协商,吸引受话者注意力,引导受话者参与交流,表明自己的态度和观点。这类不增加命题内容,帮助受话者理解命题内容和说话人态度,沟通受话者心灵,使之参与说话人的命题内容思考的话语就是元话语。本文尝试从元话语视角研究英语教师课堂话语的特征与功能,探讨教师元话语与教学效率和教师职业技能的关系。本文选取2010年第七届全国高中英语教师优质课比赛中获得一等奖的两位优秀教师和普通高中两位普通教师课堂元话语为研究对象,研究目的是发掘优秀教师课堂元话语的使用规律,来帮助新教师和普通教师改善课堂教学语言、提高教学效率以促进教师自我专业发展,尤其为教师提高职业技能提供参考。同时,尝试为评价英语课堂教学提供一个更可靠的理论依据,也为教师话语研究提供一个新视角。本文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研究发现,元话语在两类教师课堂话语中都频繁使用,但在总体数量上表现出显著性差异(sig.P=.004),优秀教师使用的元话语总次数远远比普通教师要多,而且优秀教师与普通教师在每100个单词中各种元话语标记语使用总数有较大差异,优秀教师远多于普通教师,但优秀教师与普通教师在命题标记语使用方面没有显著性差异,而且都使用的比较少,每100个单词中只使用0.21和0.41个,这可能与本文选择的是阅读课有关。研究还表明,两类教师在元话语的具体使用上也有显著差异,特别是在连贯标记语(sig.P=.042)和介入指令语(sig.P=.040)这两种标记语方面。在此基础上,本文指出教师元话语的恰当使用会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而且通过具体示例给今后的英语课堂评价提供了新的元话语理论视角。为了促进英语教师专业技能发展,本文给出了元话语使用的一些策略:1)合理使用导引标记语(guidance markers)、介入语(engagement markers),明示教学步骤与层次2)积极运用态度评价语(attitude markers),激发学习主动性3)恰当运用连贯标记语(coherent markers),提高语义逻辑与推理4)酌情运用命题标记语(propositional markers),促进输入理解5)适当运用组织标记语(organization markers)、凸显标记语( foregrounding markers),有效组织教学,凸显重点6)充分运用自我指称语(self mentions),构建和谐、互动氛围。文章最后指出了本研究的结论、不足之处和未来的研究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