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小说人物语言是小说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更是小说翻译中的难点和重中之重,是体现小说人物个性,身份的间接表现。本研究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理论基础,以《呼啸山庄》的两种中译本为语料,旨在对比分析两种中译本中的人物语言翻译。本研究的创新点涵盖以下几个方面:(1)奈达功能对等理论自20世纪80年代传入中国以来,许多国内学者都对其进行了研究,但鲜少有人运用该理论对比分析小说人物语言翻译。(2)《呼啸山庄》作为艾米丽·勃朗特的代表作一直深受读者喜爱,许多学者也对该小说进行了探讨,但多数都是从美学的角度鉴赏该小说,或是从男性译者和女性译者的角度出发对该小说进行分析。然而,至今为止还没有人站在功能对等理论的视角对该小说译本中的人物对白进行对比剖析。(3)本研究所选定的两位译者都曾翻译过众多的文学作品,在译界具有一定的知名度和权威性,他们的《呼啸山庄》两种翻译版本更是广受读者喜爱。其中人物语言不仅是小说翻译的一个难点,更是小说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对比分析两种译本中小说人物对白翻译,不仅有助于理解译者传达原文意思的准确性,更有利于探析译者充分了解小说人物身份背景,性格,所处特定环境等因素对人物语言翻译的影响作用。本研究选取《呼啸山庄》的杨苡译本和宋兆霖译本为语料进行对比分析,以奈达的功能对等理论为基础,分别从“词汇对等”、“句法对等”、“文体对等”这三个层面出发,对两种中译本中人物语言翻译进行对比研究。研究发现,在词汇对等上,杨译本在选词的精准度和贴切度上更胜宋一筹,其译文不仅准备传达了原文的词义,还充分考虑了说话者的身份,地位等,对译文质量具有一定影响的因素。就句法对等而言,无论是在句意理解还是句子结构处理上,两位译者都做到了与原文句法相对等,对翻译细节的处理也各有其出彩之处。从文体对等上来看,两位译者的翻译风格迥异,在忠实于原文的基础上又体现了各自的翻译特色,没有孰优孰劣之分。因此,从奈达功能对等理论的视角看来,两位译者翻译的《呼啸山庄》都是质量较高,值得深入探讨和学习的优秀译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