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向多支路光伏直流汇集的DC-DC变换拓扑研究

来源 :上海交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ojianto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光伏发电作为新能源开发利用技术的代表,已经成为新能源开发利用领域的主力军。由于光伏发电在升压汇集之后才能满足并网条件,升压汇集技术成为了光伏发电领域的关键技术之一。而传统的交流升压汇集技术稳定性差、效率低,制约了光伏发电的并网消纳。随着直流输电技术和电力电子技术的发展,光伏直流升压汇集技术应运而生,成为了光伏发电领域的研究热点。本文针对多支路光伏直流汇集系统的技术挑战,着重对其核心环节DC-DC变换拓扑展开研究。本文首先对多支路光伏直流汇集系统进行了概述,分析了其基本架构与技术难点。在此基础上,选取了“输入独立输出串联(IIOS)”型多变换器单元直流变换拓扑作为光伏直流变换拓扑,并对其功率失配机理和现有解决方案进行了分析研究,为新型设计方案的提出奠定了理论基础。面向分布式光伏接入直流配电网这一未来应用场景,本文提出了一种含内部功率均衡单元的IIOS型光伏直流变换器设计方案,并对其拓扑结构、工作原理、控制策略、小信号建模和参数设计进行了详细分析。该设计方案能从根本上解决变换器单元间的功率失配问题,具备优良的宽范围运行能力,非常适用于光伏阵列出力波动范围大的分布式光伏发电场合。针对光伏电站直流升压汇集这一未来应用场景,本文提出了一种内嵌混合储能单元的IIOS型光伏直流汇集系统设计方案,并对其系统架构、工作原理、运行控制策略、能量管理策略以及系统参数设计进行了详细分析。该设计方案结合了光-储联合系统与IIOS型直流汇集架构的优点,一方面可实现对阵列间功率失配的抑制,维持汇集系统理想运行状态,提升其对复杂工况的适应性;另一方面可实现基于光-储协调的系统优化控制,提升直流光伏发电系统的并网友好性。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针对本文提出的两种设计方案进行了仿真实验。仿真结果表明,本文提出的两种设计方案具有良好的运行特性,验证了理论分析的正确性。此外,针对本文提出的光伏直流变换器设计方案搭建了硬件实验平台,通过硬件实验验证了其在功率失配状况下的运行能力。仿真和实验结过表明,本文所提出的两种技术方案正确有效,对于未来光伏直流汇集系统的工程化应用具有潜在价值。
其他文献
设计并验证了由QSFP28(四通道小型可插拔封装)光模块构成的数据中心专用传输系统,通过使用PAM4(四阶脉冲幅度调制)信号调制方法使其能在超过80km的距离下支持4Tbit/s的传输速
当2003年春天,一种新的传染性极强的疾病—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SARS)在北京蔓延。这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斗,护理人员以无私奉献的护理职业信念,义无返顾的坚守在抗击SARS战斗
历史街区既是城市发展的时代缩影,也是城市文化的重要载体,其保护与利用已成为大众广泛关注的话题。然而,在历史街区保护的实践过程中,由于资本侵蚀、认知匮乏等因素使其囿限
近年来,我国“走出去”的企业日益增多,境外经营对资金的需求非常巨大。然而,中资企业往往难以筹集足够资金,因而不得不放慢海外拓展市场的步伐。未来更好地支持我国企业“走出去
学位
大型腿足动物,如人类、马、虎、豹等,不仅具有高度灵活的运动和作业能力,而且对陆地表面的丛林、山地、陡峭岩面等复杂地形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以腿足动物为仿生蓝本的腿足式
以聚天冬氨酸(PASP)为阻垢成分,模拟卤水真空制盐温度参数,通过静态阻垢实验考察了其在卤水中的阻垢性能。在卤水体系中PASP对硫酸钙垢有较高的阻垢率,使用量15ppm阻垢率达95%
自动铺丝技术是复合材料自动化制造的代表,加工轨迹优化作为自动铺丝CAD/CAM软件系统中重要的功能之一,可以针对加工轨迹进行优化提高制造精度和效率。本文在前人的研究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