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城市绿地中几种常见乔木的自然更新研究

来源 :南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ongliong48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解天津城市绿地中构树、白蜡、臭椿、刺槐和栾树这5种常见乔木的自然更新现状及影响因素,在南开大学校园、天津大学校园、水上公园和南翠屏公园内设置12个样地进行研究,并按铺装条件将样地分为三大类:只有一侧铺装的为Ⅰ类样地,两侧铺装的为Ⅱ类样地,周围无铺装的为Ⅲ类样地。通过样地调查,结合样方法,测定和分析了数量、地径和高度等更新苗基本特征以及各研究样地下更新苗种群的空间分布格局,并对臭椿树种的高度和地径进行线性模型回归拟合,对各样地内更新数量和母树距离进行二次、三次和复合模型回归拟合,以揭示其自然更新现状和规律。主要研究内容和结果如下:  (1)更新苗基本特征研究:更新密度从大到小的树种依次是白蜡、构树、刺槐、臭椿、栾树,其中白蜡和构树远高于后三者,刺槐和臭椿两者密度较接近。综合各样地情况,构树和白蜡更新苗的地径主要分布在0<d<2 mm,臭椿和刺槐主要分布在0<d<3 mm,栾树主要分布在5≤d<6 mm。构树更新苗的高度主要分布在0<h≤6 cm,白蜡和臭椿主要分布在0<h≤8 cm,刺槐主要分布在0<h≤10 cm,栾树主要分布在5<h≤10 cm。只有两个公园内的样地的多年生更新苗较多,其他样地内基本上都为一年生。水上公园和南翠屏公园样地内的更新苗地径和高度也普遍高于其他样地。研究发现,修剪、踩踏等人类活动的强度和频率都会对更新苗的数量、地径和高度造成影响。总的来讲,各树种种群基本上处于演替的最初阶段,更新种均未能突破更新层进入演替层。另外,通过回归分析发现,臭椿的高度和地径呈显著正相关。  (2)更新苗与最近母树的空间关系研究:综合各样地基本情况,构树的更新苗数量主要集中在0~5m,大于10m以外数量变得很少,最远更新距离可达13m。白蜡主要集中在3~5m和6~8m,最远更新距离也为13m。臭椿和刺槐都集中在2~6m和7~8m,最远更新距离都为14m,最小的有效更新距离都为7m。栾树主要集中在2~3m和5~6m,最远更新距离为9m,最小的有效更新距离为6m。通过对不同样地类型下更新苗与母树关系的研究发现:Ⅰ类样地和Ⅱ类样地内的自然更新会因铺装的存在而受到阻断,有效更新距离也会因此骤然缩短;Ⅲ类样地下没有出现自然更新中断的现象;另外铺装还会造成样地边界处更新苗的集群分布;绿地内石块小路的存在,也会导致更新苗呈片段化、斑块状或孤立分布。  用二次模型、三次模型和复合模型做回归分析发现,三个模型拟合度均较高的都出现在Ⅰ类和Ⅲ类样地中,且Ⅲ的总体拟合效果优于Ⅰ。对比白蜡-1和白蜡-2发现,铺装也会造成更新苗的异常聚集或突然中断,回归模型的拟合效果也会受到影响。  (3)更新苗种群空间分布格局研究:运用Cx、K、m*、C、I和I△等6种聚集强度指数对各样地的更新苗种群进行空间分布格局的分析。综合各样地情况,各树种平均集群分布程度从高到低依次是白蜡、构树、臭椿、栾树、刺槐,其中白蜡和构树远高于其他树种,且Cx的t检验和I△的x2检验均为极显著。样地6的K值表现为随机分布,样地6和样地9的Cx、C、I和I△均接近于相应的临界值,且Cx的t检验都不显著,所以样地6和9总体上都趋向随机分布。从指数上来看,其他样地均表现为集群分布,且集群程度从高到低依次是样地2、样地1、样地5、样地12、样地4、样地7、样地8、样地11和样地10。综合各样地各树种的更新苗分布情况得出,更新苗分布在小尺度上都呈现出集群分布。
其他文献
清洁生产是近年来中国大力推广的一项环境政策.该研究中,按照清洁生产的理念对制浆造纸企业的生产工艺进行全过程的技术革新,从而最大限度地减少对环境的污染,以实现对环境保
摘要:该文主要根据国家环保总局、建设部2002年共同印发的环发[2002]82号《城镇环境规划导则(试行)》,以该人参加的课题《亭江镇环境规划》为基础,并以此为实例,进一步深入研
该文在分析了垃圾渗滤液的水质特征、废水厌氧生物处理原理和UBF厌氧反应器结构及技术特征的基础上,确定了UBF反应器的技术参数,并应用于漳州九龙岭生活垃圾填埋场渗滤液处理
为了研究珠三角沿海城市与中心城市气溶胶水溶性离子的分布特征,本文主要利用气溶胶及气体成分在线监测仪(MARGA)获得的高时间分辨率监测数据,研究了2011-2012年珠三角沿海城市和中心城市(深圳和广州)大气气溶胶水溶性离子的组成特征。获得的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深圳与广州地区阴阳离子拟合程度较好,二次离子的结合方式主要以(NH4)2SO4的形式存在。二次离子(NH4+、SO42-、NO3-)占总
自相对论创立以来,人们的时空观念出现了质的变化,认为时间不再作为一个单体而孤立存在,它与空间、物质是紧密联系的。后来又逐渐发展成这样的一种观点:通过某种机制人类可以到达未来,也可以返回到过去。  但是,我本人不认同人类可以返回到过去!人类之所以有上述的时空观念,是因为现今关于时空的理论还不完善,或现有的理论在某些方面出现了错误。我认为在客观机制中,人类可以到达未来,却回不到过去。在此,我就自己的想
期刊
告别了小学生活,一转身便觉得自己已经远离了孩童时代,脱胎换骨般成了一个小大人.迈入中学大门的那一刻,觉得天地间万物都在微笑,俨然成了一位学识渊博的学姐,那一年我13岁.r
期刊
多环芳烃(PAHs)是迄今为止为人们所知道的最大的一类危险化学污染物,许多有致癌、致畸、致突变特性的多环芳烃已记录在案,还有许多在研究中.如何解决多环芳烃的污染问题,已成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