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中的中国经济利益的维护

来源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ita88y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经济全球化和区域经济一体化的迅速发展在世界范围内产生了广泛而深刻的影响。金融危机以来,区域经济合作蓬勃发展,签署区域贸易协定正逐渐成为多边贸易体系的突出方式。顺应世界经济发展的潮流,中国也加快了区域经济合作的步伐。2002年11月4日,中国与东盟10国领导人签订了《中国—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旨在实现货物贸易和服务贸易的自由化,创造透明、自由和便利的投资环境,拓展经济合作领域。自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全面建成以来,有效促进了中国与东盟各国的经贸往来,改变了自贸区参与国的进出口和投融资,进而影响了各国的经济利益分配和福利水平。   本文由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的发展现状出发,在对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创造的利益进行全面分析的基础上,剖析了维护我国经济利益面临的现实问题,并结合发达经济体在进行区域经济合作过程中维护国家经济利益的经验、教训,提出我国维护与保障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内国家经济利益的思路与建议。
其他文献
银行体系的重要地位和银行危机的频繁发生显示了加强商业银行公司治理的重要性,而在我国银行业体制改革的背景下,研究商业银行公司治理问题就具有更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在借鉴
小时候,父母靠饲养老母猪维持生活。身为长子,我有一点劳动能力时便开始帮家里干活。第一次出远门,是八九岁时为父亲推的独轮车背纤,到江对岸的泰兴卖小猪。  從扬中去泰兴,要从永胜铁匠港码头摆划子(小木船)。独轮车两边猪篮子里各装着四五头小猪,父亲推着,我在前面背纤,一路“吱吱扭扭”地到江边码头。  “好大的河啊!”虽然我就住在四面环水的江中小岛上,但还是第一次看到长江。  父亲说:“孩子,这不是河,是
期刊
在金融自由化和全球化的今天,整个金融体系的脆弱性相对比较明显,如何保障金融稳健、高效运作,已经成为越来越多国家无法回避的问题,频繁的金融危机告诉我们:就经济和金融发展的长
随着经济的增长,高科技产业发展速度日益加快,高新技术在人们生活中起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拥有高技术含量、高附加值和高竞争力的高新技术产业成为当今世界经济的发展方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