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何首乌为蓼科植物何首乌Polygonum multiflorum Thunb.的干燥块根,临床应用上有生首乌和制首乌之别。传统中医认为,生何首乌性平,味苦涩,微甘,具有解毒消痈,润肠通便的功效,主治凛病疮痈,风疹瘤痒,肠燥便秘;制何首乌性温,味甘,入肝,肾经,具有补肝肾,益精血,乌须发,强盘骨的功效,主治血虚萎黄,眩晕耳呜,须发早白,腰膝酸软,肢体麻木,崩漏带下,久虐体虚,高脂血症等。经常食用何首乌,对神经衰弱、白发、脱发、贫血等病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何首乌还有强壮神经的作用,可健脑益智,能够促进血细胞的成长和发育,有显著的抗衰老作用。经常食用何首乌,对神经衰弱、白发、脱发、贫血等病症有一定的治疗作用。何首乌还有强壮神经的作用,可健脑益智,能够促进血细胞的生长和发育,有显著的抗衰老作用。何首乌中的主要化学成分为二苯乙烯苷类、蒽醌类及磷酯类,二苯乙苷是何首乌中含量较高的一类成分,活性明确,蒽醌类成分具有降低胆固醇、降血糖、抗病毒、强心,促进胃肠蠕动等作用;卵磷脂类成分耐热性,抗菌性均较差。中药生产过程一般提取、纯化、浓缩、干燥等步骤,在这些操作过程中二苯乙烯苷类物质易在发生聚合,水解,氧化。结合蒽醌易转化为游离蒽醌,最终使何首乌药效下降甚至产生毒性。因此,有必要探明何首乌中的二苯乙烯苷类,蒽醌类,磷脂类等成分在工艺制备过程中的动态变化规律,以及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与药效之间的相关性。本文以中药何首乌饮片为研究对象,采用生产中常用的提取、纯化、浓缩、干燥等技术对何首乌饮片进行处理,制备不同工艺何首乌样品,同时优化各制备工艺的最佳参数,构建何首乌化学成分特征图谱,考察不同制备工艺过程中主要化学成分的动态变化规律。通过LC-MS-MS初步鉴定何首乌特征图谱中各化学成分。同时建立高脂血症小鼠模型,进行降血脂、抗氧化的药效学试验,获得特征图谱的量化特征和药效学数据。在此基础上,采用灰关联分析方法进行分析,寻找何首乌化学成分与降血脂、抗氧化药效之间的对应关系。 本研究主要内容包括:⑴选择符合药典标准的何首乌饮片,以二苯乙烯苷转移率为评价指标,优选何首乌提取、纯化、浓缩、干燥等制备工艺的最佳参数。并按各制备工艺的最佳参数制备何首乌样品。水提工艺优选结果显示:加水量和提取次数对二苯乙烯苷转移率存在显著性影响。各因素对二苯乙烯苷转移率影响大小顺序依次为:加水量>提取次数>回流时间>浸泡时间。加水量越大,提取次数越多,二苯乙烯苷的转移率越高,结合成本因素,确定其最佳工艺为:取何首乌饮片适量,加12倍量水提取两次,每次1小时。醇提工艺优选结果显示:乙醇浓度和回流时间对二苯乙烯苷转移率存在显著性差异。各因素对二苯乙烯苷转移率影响大小顺序依次为:乙醇浓度>回流时间>加醇量>提取次数。乙醇浓度越高,回流时间越长,二苯乙烯苷的转移率越高,乙醇用量和提取次数对二苯乙烯苷转移率影响不明显。根据分析结果得出何首乌最佳醇提工艺为:取何首乌药材适量,加10倍量80%乙醇,提取两次,每次1h。生物酶酶解提取结果显示:无论以哪种酶进行酶解提取,与空白对照组相比,提取液中二苯乙烯苷含量均明显下降,采用果胶酶下降最明显,加入0.4%的酶进行酶解时,二苯乙烯苷的提取效率降低了53.9%,提示此时二苯乙烯苷有较大损失,但酶的用量与二苯乙烯苷转移率结果规律性不明显。酶解提取效果不好的原因可能是加入的缓冲液使二苯乙烯苷分解,或加入的生物酶分解了何首乌的提取液中的淀粉成份,使提取液黏度增大,从而影响有效成份的溶出。从何首乌酶提实验的初步探索中可得出,对何首乌进行生物酶提取时应谨慎选择。半仿生提取结果显示:提取时间对二苯乙烯苷转移率影响最大,其次为第一次提取液pH值,第二次提取液pH值影响最小,提取时间超过2h后,提取液中二苯乙烯苷含量反而降低,所以最优提取时间为2h;何首乌在偏弱碱的环境中溶出率增加,这与何首乌中二苯乙烯苷的性质有关,二苯乙烯苷含较多的酚羟基,显弱酸性,在碱性环境中易于溶出,同时二苯乙烯苷为酚苷,在强碱中易为碱催化水解,溶出率减少。确定何首乌的最佳半仿生提取工艺为:取何首乌饮片适量,加12倍量水,加热回流提取两次,每次2h,第一煎液用稀HCl调节pH值至6,第二煎液用NaOH调节pH值至10。⑵最佳水提醇沉工艺为:取何首乌水提液,浓缩至料液比为1:2,加入80%乙醇,醇沉至醇浓度为60%。静置12h,滤过。水提醇沉操作能明显降低何首乌的出膏率,但易造成二苯乙烯苷成分损失,各实验中二苯乙烯苷的转移率普遍不高。大孔吸附树脂筛选结果显示:选用中等极性的LSA-21型树脂进行纯化,效率最高。因此,选择该型号树脂进行动态吸附实验考察,确定其最佳动态吸附工艺为:取LSA-21树脂10g,上柱,分别加入0.2g/ml(相当于生药量)何首乌上样液60ml进行动态交换吸附,吸附流速为1.0ml/min,收集流出液,待吸附完全后加水洗至流出液接近无色后,加60%乙醇60ml洗脱,调节流速1.0ml/min,收集洗脱液。验证实验证明,LSA-21树脂对何首乌二苯乙烯苷的动态吸附率、解吸率均在80%以上,纯化效果良好。纯化后二苯乙烯苷在干膏中的含量由7.3%提高至43.5%。⑶中药生产中,提取液的浓缩与干燥是必不可少的环节,但操作时往往需要加热,易造成有效成分转移率下降,本实验对何首乌的浓缩及干燥工艺分别进行了考察。根据二苯乙烯苷及结合蒽醌的转移率测定数据,将提取液于80℃时浓缩至相对密度为1.15时二苯乙烯苷,结合蒽醌转移率最高。实验过程中对浓缩液分别进行了冷冻干燥、真空干燥、喷雾干燥考察。结果显示,何首乌浓缩液经喷雾干燥得到的干燥品水溶性较好,但二苯乙烯苷转移率不高,加入3%β-环糊精后,转移率得到一定程度提高,原因可能是喷雾干燥操作过程温度较高,易造成二苯乙烯苷成分分解,另外,实验时采用的喷雾干燥为小型设备,许多的干燥品粘附在器壁上难以收集完全也是原因之一。冷冻干燥得到的干燥品二苯乙烯苷及结合蒽醌转移率均较高,但干燥所需时间长,且干燥品水溶性差,不适宜制成配方颗粒。⑷优选出各制备工艺的最佳参数后,分别按最佳工艺制得何首乌样品,分别为ST、CT、STCC、STSZ、STPW、CTPW、BFS、MJ、HDPZ,共计9个具有代表性的样品。相似度计算结果表明:HDPZ与STSZ组与其他各组图谱差异较大,提示这两种制备工艺中对成分产生较大影响。传统的水提,醇提等工艺则对化学成分变化影响较小。采用液相色谱-质谱(LC-MS-MS)联用技术分析了何首乌特征图谱中的化学成分,结果显示,何首乌特征图谱中主要成分包括: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大黄素-8-O-β-D-葡萄糖苷,大黄素-8-O-β-D-吡喃葡萄糖苷、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6″-O-乙酰基)-β-D-吡喃葡萄糖苷以及大黄素、大黄素甲醚、大黄酚等游离蒽醌类物质。根据成分类型,何首乌特征图谱可以分为3个区域,A区主要为强极性物质,且与炮制关联较大,B区主要为二苯乙烯苷及蒽醌苷类成分,C区主要为游离蒽醌类成分。实验结果表明,何首乌各样品中,喷雾干燥和树脂纯化对2,3,5,4-四羟基二苯乙烯2-O-β-D-葡萄糖苷的转移率影响较大,提示这两种制备过程易造成成分的损失,采用大孔树脂纯化影响次之,其余几个因素影响相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