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公平建设受到中央政府的高度关注,被认为是全面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核心内容。近年来,伴随着高等教育事业蓬勃发展,高校资助工作体系趋于完善、机构逐步健全、队伍日益壮大、内涵高度深化,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工作正全面稳步推进。与此同时,随着高等教育的不断发展以及深化改革,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上学难”的社会问题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经调研发现,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容易在心理、交往、就业规划等方面出现问题,为高校学生的全面发展造成了巨大挑战。 以上种种问题,说明仍有许多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难以摆脱“结构性贫困”的状态,能力发展及素质拓展受到严重制约,这就说明了现行的高校资助制度在公平保障方面仍然存在巨大的改善空间。 本文分为四个章节。首先对本文的研究背景及意义进行了阐述,介绍了课题研究所采用的思路及方法,并对相关内容的国内外研究现状进行分析,明确了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育人工作、公平、及教育公平的基本定义。其次开展了样本调研分析,在天津市20所高校采集了2960份样本,分析样本特征及状态,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基本状况、困难生评定工作开展情况、学生接受资助状况、心理精神状态以及育人职能效果五个维度,对样本进行统计分析。进而结合实际数据,归纳高校资助育人现状,既肯定了育人工作开展过程中的成效及成果,也积极发掘出现阶段工作不可避免存在的不足之处。最后,站在公平视角的立场,本文针对问题现状,制定了六项对策方案,提出要明确工作内容、建立长效机制、坚持以人为本、强化育人工作、深化诚信教育、加强心理扶贫,将高效资助育人工作与教育公平建设工作紧密的结合在一起,切实推动高等教育建设的和谐、有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