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的研究区域为鄂尔多斯盆地陕北志丹南部地区,研究层位为奥陶系马五4?马六段地层。本文在岩石描述、薄片鉴定的基础上,利用孔渗、压汞和碳氧稳定同位素等分析数据对本E碳酸盐岩储层的岩性、物性特征、孔隙类型、结构特征以及成岩作用等方面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研究区马五W亚段岩石类型主要为泥粉晶白云岩、溶蚀角砾状白云岩、砂砾屑白云岩、亮晶鲕粒白云岩等,马六段主要为泥晶灰岩。储层物性差,属特低孔、特低渗储层。储集空间以次生孔隙为主,包括晶间孔、晶间溶孔、膏模孔、盐模孔和微裂缝等。成岩作用复杂多样,主要包括白云化作用、溶蚀作用、压实-压溶作用、重结晶作用和胶结作用等。本文应用密度-中子交会方法识别碳酸盐岩岩性并确定储层的基质孔隙度,同时应用裂缝识别方法解释并确定裂缝类型及裂缝孔隙度,明确了储层的分布特征及规律。储层纵向上主要分布于马五I2小层、马五I3小层、马五22小层和马五小层,其他层位储层发育较差,厚度小,呈片状分布,平面上沿西北-东南方向展布,储层厚度平均4m?以III类储层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