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租房项目可持续性的定量评价研究

来源 :东南大学 | 被引量 : 5次 | 上传用户:zengquan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公租房项目自2009年提出至今,在我国住房保障体系中占有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然而,公租房项目的发展实践在取得较大成效的同时,也出现了诸如选址远离城镇中心、大规模集中建设、配套设施缺乏、采用粗放式的建造技术和管理手段等影响公租房项目可持续性的隐患。考虑到我国住房保障体系的健康长远发展,公租房项目的可持续性问题亟待解决。因此,本文尝试提出针对性更强的公租房项目可持续性评价指标体系以及科学简洁的公租房项目可持续性定量评价方法,以便公租房项目主管部门可以对公租房项目进行定量后评价,找到可持续性的提升路径,取长补短。概括而言,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阐明本文的选题背景、现实及理论意义,从公租房项目、可持续性评价两个方面总结国内外研究现状,并进行评析。结果发现,目前国内外对于公租房项目综合可持续性评价的研究仍十分有限,且存在一定的局限性。(2)结合公租房项目和可持续性的相关概念,对公租房项目可持续性的概念进行界定,依据全寿命周期理论、采用权利/兴趣矩阵确定了其核心利益相关者;在此基础上,分析公租房项目可持续性的形成机理,并基于核心利益相关者的视角提出工程性能、运行效率、周边配套以及经济效益等四个公租房项目可持续性的评价维度。(3)采用文献分析法识别公租房项目可持续性的评价指标,并按照公租房项目可持续性评价的四个维度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通过频数统计法和对核心利益相关者进行问卷调查的方法构建出公租房项目可持续性定量评价的指标体系。(4)综合考虑可持续性评价常用方法的优缺点,选取模糊属性层次-识别模型作为本文对公租房项目可持续性进行定量评价的方法,然后基于模糊属性层次模型确定公租房项目可持续性评价体系权重以及核心利益者参与评价的话语权重,并建立公租房项目可持续性评价的模糊属性层次-识别模型。(5)以南京市岱山保障房项目中的公租房项目为实证研究对象,利用上文提出的指标体系和评价方法对项目可持续性进行定量后评价,并对评价结果进一步分析,提出相应的可持续性提升策略。
其他文献
【正】学校领导者作为学校的领头人,不仅应该具备教师素质,而且还应该具备管理者素质,特别是要具备管理者的人才观。因为学校领导者实际上就是学校的经营者、学校的管理者。
以研究小城镇中高浓度污水高效低成本处理技术为目标,开发出一种组合式生物/生态协同处理工艺,建成规模1 200m3/d的示范工程,并通过生产性试验考察DO、温度、运行工况对系统
近年来,国内玩具的消费市场逐渐兴起,外国的品牌积极进入中国市场,但其产品的价格相对高昂,而价格低的玩具质量不高,甚至有安全隐患。而我国部分本土的玩具企业正积极从代工
要实践科学发展观,确保教育优先发展,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把校园建设成为教师安居乐业的和谐家园、学生健康成长的美好乐园,校长肩负着艰巨而光荣的使命,应当怀着感情、带着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