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1978年以来,中国的国有企业经历了不同时期的改革与兼并重组,经济结构、规模与管理体制均有不同程度的变化。在经济快速发展的今天,无论我们如何评价,都不可否认国有企业在我国经济中的主体地位,它带动了国民经济的增长,推动了社会的进步。近年来,我国国有企业保持了较高的投资率水平,资本产出比得到了快递的提高,但与世界工业强国相比,资本积累并未出现过剩现象。然而,国有企业在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闲置资产、产能过剩等问题也逐渐暴露,从而降低了企业效益和国有企业的投资效率,严重影响了我国国有企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对国有企业经济增长背后的因素进行探索,清查国有企业中“僵尸企业”的闲置资产,测算国有企业的有效资本存量,这不仅对当前国企改革有重要的借鉴意义,更对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有深远影响。通过研究发现,在分析一个国家的经济增长、投资效率和全要素生产率时,我们一般选择使用资本存量数据,因为在衡量一个国家的生产能力时,资本存量是一个重要的指标。从文章的框架看,首先我们了解资本存量的含义,介绍国有企业的发展特点和现状,以及产生僵尸企业的一些重要原因;其次,文章介绍了测算资本存量的PIM的原理,界定了核算的范围,然后分别对四个变量分析进行选取,并在折旧率方面对国有企业进行分段处理。为了提高核算结果的准确性,我们还对国有企业的资本品进行分类,测算了 1980-2014年这一时段的资本存量。在此基础上,使用资本产出比、资本劳动比指标分析国有企业的资本积累路径,并应用超越对数生产函数,对国有企业经济增长过程进行分析,测算其技术进步率,研究国有企业与经济增长之间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