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结构基本周期的变化,建筑结构的地震响应受控于不同的地面运动特征参数。本文旨在研究地震动参数与结构地震响应之间的关联性,提出高层建筑地震响应的控制地面运动特征参数,为今后结构抗震分析地震波的选择提供依据。为此,本文进行了如下工作:①建立不同基本周期高层建筑的三维弹性和弹塑性模型,对弹性和弹塑性模型进行对比,验证了分析模型的有效性。②选择3条普通地震波和3条长周期地震波对高层建筑进行弹塑性时程分析,研究高层建筑在不同频谱特性地震波作用下的弹塑性响应,提出目前按照地震动峰值加速度和频谱形状进行结构抗震设计的局限性。③根据已有的研究成果,总结归纳出20个地震动参数。首先选择115条实际地震动记录,采用Matlab编程计算各地震动参数,通过统计学方法研究地震动参数之间的相关性;然后分别选择70条实际地震动记录作为地震动输入,对结构进行弹性时程分析、弹塑性时程分析,研究高层建筑弹性响应、弹塑性响应与地震动参数的相关性。基于上述工作,得出以下初步结论:①对不同周期结构进行时程分析时,可采用多个合适的地震动参数指标选择和调整地震动输入。②对中等周期结构进行时程分析时,除采用规范规定的PGA指标,还可考虑PGV和HI地震动参数指标选择和调整地震动输入。当结构进入弹塑性阶段,增加PSV作为地震波选择的参考指标。③对周期大于3s的长周期结构进行时程分析时,除采用规范规定的PGA指标,还可考虑PGV、HI、PGD和PSV地震动参数指标选择和调整地震动输入。当结构进入弹塑性阶段,增加PSD、D/V作为地震波选择的参考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