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是积极就业政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促进创业带动就业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山东省自2003年启动创业担保贷款工作,截至2019年年底,已累计发放创业担保贷款793.4亿元(其中2019年发放153亿元,创历史新高)、提供贴息资金32.1亿元、直接扶持创业63.4万人、带动(吸纳)就业263.8万人(2009年至2019年),担保基金总额达到47.8亿元,对解决目标群体的融资难融资贵问题、激发和释放创业活力、保持就业局势稳定、促进社会和谐等发挥了十分重要的作用。与此同时,山东省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执行也面对一些困难,亟需全面查摆问题和分析原因,对症施策及时解决。作为有效的就业政策工具之一,创业担保贷款政策已经引起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因此,在山东省新一轮创业担保贷款政策调整之前,准确掌握山东省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执行过程中出现的问题,全面分析产生问题的原因,并提出可行性建议,具有十分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本文以山东省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执行为研究对象,以推进山东省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执行为研究目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定量研究法、访谈法等,首先梳理了国内外关于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执行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然后阐述了山东省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沿革的三个阶段、现行政策的主要内容和政策执行情况及存在的主要问题等,进而利用史密斯模型,从政策本身、执行机构、目标群体、政策执行环境四个因素,分析了阻碍创业担保贷款政策执行的原因,最后提出了优化政策执行的具体建议:一是加强顶层设计,进一步提高政策本身的科学性和含金量;二是加强机构建设,进一步提高执行机构的执行力和积极性;三是加强培训引导,提高目标群体的能动性;四是加强机制创新,营造更好的政策执行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