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国际化是众多中国企业走出国门,迈向国际市场的必由之路和战略选择。企业可利用经济全球化发展的机遇,整合利用和配置国际国内生产要素和资源,利用国际国内两个互补市场空间,迅速发展,做大做强。眼镜制造业是我国具有传统优势的产业,据不完全统计,目前我国眼镜的出口数量约占全球市场份额的70%,是世界最大的眼镜产出国。丹阳,素有“眼镜之都”的美誉,2016年,丹阳市生产各类眼镜产品总值达164亿元,出口创汇2.93亿美元,是我国最重要的眼镜生产、出口基地之一。然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市场竞争的日趋激烈,丹阳眼镜企业出口产品附加值低、出口方式单一、国际化意识差等问题严重制约了丹阳眼镜企业国际化发展的步伐。因此,如何摆脱粗狂的国际化方式,优化企业出口结构,深化企业国际化程度,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是丹阳眼镜企业目前益待解决的问题。本文以丹阳眼镜企业为研究对象,在实地调研,搜集数据、信息资料的基础上,运用国际贸易理论、生产折衷理论和国际市场营销理论,采用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规范分析与案例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丹阳眼镜企业国际化的动因、发展现状、国际竞争力、国际化能力、国际化发展存在的问题及原因等进行了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对丹阳眼镜产业国际化发展策略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提出了促进丹阳眼镜产业国际化发展的对策措施与政策建议,意在为丹阳眼镜企业拓展国际市场、提升国际市场占有率、增强国际竞争力,提供有现实意义的参考。通过研究,得出以下结论:1、丹阳眼镜产业已经形成了研发设计、原材料采购、产品生产、物流运输、产品销售完整的产业链,产业内部分工明确、合作有序,降低了产业内眼镜企业的生产经营成本,形成了丹阳眼镜企业独特的产业集群优势。2、受国内眼镜市场竞争压力、国外眼镜市场需求拉力以及政府出口创汇的推动,一大批丹阳眼镜企业已经开展了国际化经营活动。从国际化能力来看,丹阳眼镜企业整体国际化能力中等,大部分企业具备开展国际化经营的能力,且存在一小部分国际化能力较好的企业。具体来说,丹阳眼镜企业国际化意识较强,资源能力能满足基本国际化开展需求,制造能力、管理能力较强,科研能力、营销能力较弱。3、企业规模偏小、经济实力薄弱,行业间恶性竞争激烈,产品研发与设计能力较差,国际营销能力和管理水平落后,高端人才缺乏,以及国际经济环境不景气等是制约丹阳眼镜企业国际化发展的主要障碍。4、构建了丹阳眼镜企业国际化能力评价指标体系,对丹阳眼镜企业国际化能力进行了分析评价,根据评价结果对丹阳眼镜企业国际化提出了分类指导的策略,对国际化能力较弱的企业,提出了选择渐进型的发展策略,先内向国际化再外向国际化;对国际化能力较强的企业,提出了选择跳跃式发展策略,跳过国内市场竞争阶段,直接开展外向国际化经营,并根据自身发展的规模、水平,选择先以代工、出口的贸易式切入方式进入国际市场,逐渐向更加深入的国际化方式转变的策略。5、从国际眼镜市场细分、目标市场选择、市场定位、营销策略组合等方面,系统研究了丹阳眼镜企业拓展国际市场的营销策略,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促进丹阳企业国际化发展的对策措施和政策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