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价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对血清炎症因子的影响,并探讨其发挥抗抑郁作用的相关因素及机理。方法:1.临床研究:临床采用随机、对照的方法,选取肝郁气滞型抑郁症83例患者为研究对象,随机分为对照组(服用草酸艾司西酞普兰)41例,治疗组(对照组基础上联合应用柴胡加龙骨牡蛎汤)42例,两组治疗周期均为8周,以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及炎症因子为评价指标,评价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抑郁症的临床疗效及对炎症因子的影响,并分析治疗3天时HAMD评分下降的影响因素。2.实验研究:以SPF级雄性C57BL/6J小鼠作为空白组;同时制备CUMS抑郁模型小鼠,根据给药差异随机分为模型组、中药组、西药组。21天后以糖水偏好实验、旷场实验、强迫游泳实验、开场实验、悬尾实验及新进食物抑制实验作为小鼠抑郁行为指标;并测定血清炎症因子IL-1β、IL-6和TNF-a水平,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1.临床研究:治疗组与对照组HAMD评分均在治疗1周后较治疗前显著下降(P<0.01,P<0.05),该趋势持续至第8周末,且治疗组显著优于对照组(P<0.01);两组治疗8周后血清IL-1、IL-6和TNF-a水平均较治疗前明显降低(P均<0.05),且治疗组优于对照组(P均<0.05)。进一步以治疗3天后HAMD评分下降为依据进行相关因素分析,显示女性、病程短以及受教育年限短的患者评分下降更为明显(P均<0.05)。2.实验研究2.1小鼠行为学实验:21天治疗结束发现,中药组和西药组强迫游泳不动时间较模型组小鼠均明显缩短(P<0.05,P<0.01),中药组和西药组的悬尾静止时间均明显缩短(P均<0.05),两组在强迫游泳和悬尾实验中无明显差异(P均>0.05)。中药组和西药组的开场活动的中央运动时间均显著延长(P均<0.01),运动总距离均显著增加(P均<0.05)。中药组和西药组均可缩短模型组小鼠新奇环境摄食潜伏时间(P均<0.01),两者无明显差异(P>0.05)。2.2 ELISA结果显示:21天治疗后,中药组和西药组较模型组炎症因子IL-1β、IL-6和TNF-a含量均显著降低,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001),而中药组较西药组的IL-6下降更为明显((P<0.05)。结论:1.柴胡加龙骨牡蛎汤治疗肝郁气滞型抑郁症患者起效迅速,尤其对于女性、病程较短及受教育年限低者较为明显,且可显著提高临床疗效,其作用机理可能与减轻炎症因子IL-1、IL-6 和 TNF-a 有关。2.柴胡加龙骨牡蛎汤能显著改善抑郁小鼠模型行为学指标,其机制可能与炎症因子IL-1β、IL-6和TNF-a水平下降相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