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农业是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的交织。农业生产具有自然和市场双重风险,基于此,无论是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对农业都实施了不同方式的补贴政策。纵观我国古今,对农业发展均运用财政资金进行支持和补贴农。如北宋时期,王安石所提出的"青苗法"中便记载了财政支农惠农的方法。我国的改革始于农村,改革开放以来,国家对农业农村农村发展进行了大量投入,出台和实施了一系列农业支持保护政策。这些政策为农业长足发展保驾护航。而当今的农业支持政策是从2004年便开始实行的,包含了生产环节的直接性补贴与流通环节的价格支持。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日积月累的矛盾日益明显。尤其是经济新常态的到来,日渐凸显的资源能源及生态矛盾对农业支持保护政策提出了新的要求。优化完善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刻不容缓。本文研究的重点是:在当今的现代社会,农业政策支持保护补贴政策如何更好地发挥作用?农业政策支持保护补贴政策又是如何影响农民的种植行为。本文阐述了实行农业补贴的必然性和理论依据,梳理了我国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的演变过程,探讨了农业综合补贴政策、粮食直接补贴政策、良种补贴政策等政策是如何影响农户种植行为。通过对样本数据进行实证分析,得出了农业支持政策对提高农户生产种植的积极性、提升农业生产水平、增强农业机械化水平、保障农产品安全与改善农业生产方式具有重大贡献的结论。换言之,农业支持保护政策实施使得农户增加了农户的土地经营、扩大了农产品的种植面积和增加农户劳动力数量和劳动时间。本文共分为四个部分:导论,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技术路线以及数据来源,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重点评介了农资综合补贴、粮食直接补贴、农机购置补贴、良种补贴等政策是如何影响农户生产种植行为的,最后对本文可能的创新点进行分析。第一章,本章主要阐释本文的理论基础,包括农业支持保护政策的理论依据,农业支持保护政策对农户种植行为的影响机制。理论依据主要有农业补贴理论、农业弱质性理论与公共政策理论。第二章,本章是对我国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进行系统梳理,利用宏观数据对农业补贴政策的实施效应进行分析,从促进农民增收、改善农业经营结构和保障粮食安全为切入点进行整体分析。第三章,本章主要分析研究样本,并且在变量选择后进行了实证模型的建构。本文采用了广义最小二乘法,即FGLS方法进行数据估计。第四章,本章对农业支持保护补贴政策对农户生产种植行为影响的实证结果进行分析,主要从农业补贴对农户生产种植行为的积极性、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和农户劳动力和劳动力时间配置的影响三个方面为侧重点进行分析。最后一部分,对本文的主要观点与结论进行总结,并提出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