改良保留子宫盆底重建术的临床疗效评价

来源 :泰山医学院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nish200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应用保留子宫的改良盆底重建术治疗女性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的有效性及可行性,对进行改良盆底重建术中保留子宫组和不保留子宫组进行观察和随访,对两组患者在术前情况、术中情况、术后恢复及生活质量的变化各方面进行比较,来评价保留子宫在改良盆底重建手术中的效果,对合并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同时进行改良TVT-O术治疗,为在临床工作中选择适合患者的最佳术式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选择2006年1月至2008年10月记录完整的盆底功能障碍性疾病67例进行分析;共64例实行改良盆底重建术病例符合研究条件。分切除子宫对照组(concomitant hysterectomy group,CH组);保留子宫研究组(uterus cones-rvation group,UC组)。两组患者一般情况资料对比统计学无显著性意义。CH组31例,行阴式子宫切除,同时行经阴改良盆底重建术,]5例阴道后壁膨出患者行桥氏缝合联合会阴修补术,14例患者因压力性尿失禁(经咳嗽漏尿及指压试验证实)同时行改良TVT-O手术;UC组33例,行改良保留子宫盆底重建术,18例阴道后壁膨出患者行桥氏缝合联合会阴修补术,16例患者因压力性尿失禁(诊断同前)行改良TVT-O手术。分别在术前、术后2个月、术后1年对两组患者进行POP-Q分期,对两组患者进行围手术期情况及远期随访情况进行比较。结果UC组手术时间显著短于CH组(P<0.01),UC组术中出血明显少于CH组,UC组平均住院天数、应用抗生素时间明显短于CH组(P<0.01),差异统计学有显著性意义。两组间差异统计学有显著性意义(P<0.05)。手术后POP-Q分度中6个标志点两组数值与术前相比,差异统计学有显著性意义(P<0.05),手术治疗盆腔脏器脱垂近期效果显著。两种术式改善患者盆腔脏器脱垂效果相似。进行改良TVT-O术的30例患者,两组中各有1例出现排尿异常,CH组出现1例膀胱阴道膈血肿,其余病例均获得满意手术疗效。患者术后随访平均12.96个月(12~18月),随访率100%。CH组术后近期治愈率100%。UC组术后近期治愈率为100%。两组患者术后短期内均无复发、感染发生。CH组网片侵蚀4例,UC组网片侵蚀3例,其中各有3例阴道后壁网片暴露侵蚀发生,1例为CH组的顶端网片暴露侵蚀。结论改良盆底重建手术时保留子宫组近期效果与切除子宫组相似,手术时间短,有利于降低中老年妇女围手术期的风险,可适当扩大手术适应症,阴道后壁膨出网片侵蚀率高,应用传统的后壁桥氏缝合联合会阴修补疗效确切,可避免网片暴露与侵蚀。对合并压力性尿失禁患者同时进行改良TVT-O手术,不增加手术难度,疗效确切。改良保留子宫盆底重建手术及改良TVT-O手术是新兴的手术方式,临床资料较少,仍需进一步随访来观察长期疗效及远期并发症。
其他文献
目的:研究早产儿甲状腺素水平与出生体重、胎龄、性别之间的关系,探讨甲状腺素水平异常早产儿与甲状腺素水平正常早产儿生长发育情况是否存在差异,分析补充甲状腺素对暂时性低甲
目的:本实验以先天性心脏病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基因NKX2.5和GATA4在先心病患者中的突变情况,尝试从分子水平研究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原因。方法:使用PCR-DNA测序技术对26例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