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私人银行是一项金融服务,私人银行业务是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为社会富裕阶层提供的高端的以财富管理为目的专业的理财服务。对于外资银行而言,他们凭借着多年从事私人银行业务所积累的经验,以及成熟的品牌效应,在高利润,低成本的个人业务上占据着绝对优势。随着全球次贷危机的影响,对于我国的商业银行来说,寻求高利润率,高投资回报率,低成本的私人银行业务无疑成为中外银行争夺的重点。我国近年来虽然在私人银行业务上已经有了一定的发展,但比之外资银行的私人银行业务还有一定差距,本文结合国内外私人银行的现状的分析,以所在中国银行上海分行私人银行业务作为选题,目的是用所学的工商管理,特别是的经营理论、服务营销理论、价值创新理论和多元化发展战略理论几个视角出发,来做本课题的研究。 文章分为五章,第一章主要介绍研究背景、意义、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第二章是文献综述和私人银行业务的相关理论。第三章主要由分析国外私人银行业务的现状,引申至我国私人银行发展的现状和面临的问题。对于国外私人银行,分别选取了瑞士的Pictet& Cie、Hentsch Group和美国银行,对其的收入模式、服务方式和后台支持系统分析并提出了借鉴意见。对于国内私人银行,具体选择了工商银行和中国建设银行,对其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状况,产品的开发和服务方式进行了分析。提出了国内商业银行所面临的“中国式的困境”。第四章是对中国银行上海分行的内外部环境进行剖析,运用SWOT矩阵分析其所具有的优劣势,面对的机遇和威胁。其中人才的瓶颈、产品设计能力低,产品同质化严重、盈利水平低、分业经营、分业监管体制制约、社会诚信缺乏,全面了解客户困难,这些情况严重限制了我国的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第五章提出了中国银行上海分行私人银行业务的发展策略和商业模式,通过主要是从客户策略、产品和服务、分销渠道、人才策略等方面分析,同时将中国银行和我国内私人银行逐一进行对比,从而引出中国银行能够形成自己独特的“1+1+1”模式经营。之后文章就中国银行在具体实施“1+1+1”的商业模式进行了详尽的阐述。最后一部分为结论部分,对本文的分析进行了全面总结。 本文是基于国内外私人银行业务现状,分析指出国内银行私人银行业务所存在的问题。具体阐述了中国银行上海分行私人银行业务的现状,分析了中行私人银行的优劣势,对比了国内商业银行私人银行的商业模式,认为“1+1+1”经营模式最适合中行,中国银行在具体实施“1+1+1”的商业模式时,可从建立客户经理的培训体系,建立一个良好的IT信息平台来支持客户经理的工作着手。经历3-5年时间做好前期准备,逐步形成中国银行独特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