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网流量均衡及优化算法研究

来源 :华南理工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kassil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传统的“最短路径优先”IP路由算法不能对流量进行合理的分配,随着Internet流量的增长,有可能在网络的某一区域出现拥塞而同时在另一区域带宽未能充分利用,从而造成资源浪费和用户服务质量(QoS:QualityofService)的下降。现有QoS路由算法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这一缺陷,但是大多数QoS路由算法不能从全局的角度出发优化流量分配,因此很难衡量网络资源在某个程度上得到合理利用。流量工程的引入正是针对这一问题。基于网络测量的结果,流量工程根据某一优化准则在全网分配用户流量,从而实现资源效益的最大化。流量工程主要通过两种方式实现,一种在网络边缘建立显式路径,绕过发生拥塞的区域,如MPLS协议。另一种是根据某一准则确定连接权值,再利用传统的“最短路径优先”路由算法。后一种方法对现有网络的硬件改动小,实现容易并且成本很低,近几年来引起研究者和工程人员的注意。本文主要在这方面开展研究,主要工作如下。 1.流量优化的一个常用准则是最小化最大连接利用率。现有算法为了避免多余流量实际上最小化最大连接利用率和总流量的加权和,不能保证最优的连接利用率。本文把现有算法分为两个步骤,首先在不限制总流量下最小化最大连接利用率,然后在限制最大连接利用率下最小化总流量,并推导出相应的权值配置方法。仿真结果显示本文改进算法在适中的总流量下保证最小的最大连接利用率。以此为基础,提出一种改进的“最短路径优先”路由算法,在动态需求下限制权值修改的数量。 2.现有研究普遍把流量工程问题建模为一个单目标的线性规划问题。实际中流量工程可能是多目标的并且目标函数不一定是线性,因此更实用的流量工程问题可能是多目标的非线性规划问题,难以用常规方法求解。本文考虑遗传算法的应用,设计一个遗传算法求解两个目标函数的流量工程问题,并针对大规模网络求解收敛速度慢的特点提出一种改进的初始化方法,仿真结果验证了算法的有效性。 3.IPTV被认为是未来IP网最重要的应用之一,其最大的特点是流量大,因此有必要单独研究IPTV系统的流量均衡问题。本文通过服务器放置和内容分发研究IPTV系统的流量均衡问题。首先考虑一般性网络中的流量均衡问题,指出这是个非线性规划问题,实现难度大。当IPTV系统只服务某一特定区域时网络拓扑可看成是树型结构。 本文进一步考察树型网络中的IPTV系统流量均衡问题。指出这时的流量均衡问题是个线性规划问题,并给出实用的求解算法。 4.提出一种结合流量工程的QoS体系架构,该架构结合InterServ模型和DiffServ模型的优点。在传统IP网的基础上,增加QoS客户端、可控网元、资源服务器、业务管理中心等设备。其中QoS客户端用于实现DiffServ功能,其他设备用于实现网络资源的管理和分配。该网络框架对传统IP有良好的兼容性,有较高的实用性。
其他文献
数据采集系统已广泛地应用到测量、监测、控制、诊断、科学试验等各个领域中。近年来,数据采集技术由于采用了微机等一系列新技术,得到了飞速的发展。其中,GSM由于其优越的性能
随着微电子技术和计算机技术的飞速发展,嵌入式系统以其强大的功能,吸引着众多学者的关注。这是因为它有着巨大的应用潜力。近年来国内的科研院所都开始利用不同型号的ARM芯
为了实现对车辆实时、动态、智能化地管理,使智能交通系统(Intelligent Traffic Systems,简称ITS)的功能得以发挥,国际上专门研究开发了适用于ITS领域的道路与车辆之间的通信
超宽带(UWB)无线通信以其高速率、高性能、低功耗、低成本等诸多优势,已成为短距离无线通信的新亮点,是无线个域网(WPAN)的首选方案。UWB技术解决了困扰人们多年有关传输方面的
一直以来无线通信、卫星通信和语音存储的需求都在不断增长,随着通信和因特网技术的发展,又涌现了许多新的话音业务,所以语音压缩编码仍然是通信领域中的关键技术。本文的主
随着我国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建设的稳步推进和导航产业的飞速发展,北斗导航接收机在军用领域和民用领域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基带信号处理作为接收机的核心部件,直接影响到
随着我国工业现代化和国防与高技术工业的快速发展,数控机床在工业生产中越来越普及。广泛而大规模使用数控机床,某些机器部件出现故障或者操作失误而又没有得到及时地发现与
随着移动通信市场的蓬勃发展,用户数的迅速增长、业务向高速率多媒体化的发展与频谱资源的严重匮乏形成了鲜明的反差,这种反差推动了更高频谱效率的第三代移动通信系统(3G)的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