嵌段共聚物的自组装和结晶行为

来源 :淮北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myz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亲性嵌段共聚物由于在功能材料、生物医学等人类可持续发展领域存在潜在的巨大的应用而获得越来越多科学家的关注。本论文以三嵌段共聚物Alkyl-PEG-Alkyl为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主要是:三嵌段共聚物亲水疏水效应作用驱动下在选择性溶剂中自组装形成超分子结构;二、嵌段共聚物在水溶液中自组装形成胶束,胶束亲油段形成的疏水性内核对难溶于水的药物进行增溶和保护,胶束的药物释放行为;嵌段共聚物亲水段和亲油段长度不相同,运用DSC、POM、XRD、AFM研究嵌段共聚物的结晶行为。  本论文研究对象为三嵌段共聚物Alkyl-PEG-Alkyl,一系列的三嵌段共聚物样品的合成方法均为威廉姆逊醚(Williamson)合成方法,主要原料为聚乙二醇(Mw=1500、4000、6000)和溴代烷烃(溴代十二烷、溴代十四烷、溴代十六烷、溴代十八烷)。当三嵌段共聚物在水溶液中达到临界胶束浓度时,烷基作为亲油链段在疏水作用力驱动下聚集到一起形成疏水性内核,聚乙二醇作为亲水链段成为水化外壳,自组装形成胶束;在一些有机溶剂中则形成反向胶束。原子力显微镜观察发现嵌段共聚物在水溶液中形成球形胶束,胶束的粒径大小从几十个纳米到几百个纳米,粒径的大小随着亲油段长度增加而增大。  三嵌段共聚物在水溶液中形成粒径在200纳米以下大小的胶束,处于该范围粒径内的胶束有利于在体内滞留且具有优良的组织渗透性。本论文中将药物封装进胶束疏水性内核中,研究载药胶束的药物释放行为。研究发现疏水段长度增加,胶束粒径增加,胶束的载药量增大,药物的释放更加缓慢。  运用DSC、POM、XRD、AFM研究嵌段共聚物本体的结晶行为。DSC曲线表明嵌段共聚物中烷基链段长度过短处于非晶态,仅聚乙二醇链段能够结晶;相同分子量聚乙二醇链段的结晶度和熔点都随着烷基长度增加而下降。XRD图谱上嵌段共聚物的衍射峰的2θ角度与聚乙二醇均聚物的结晶衍射峰位置相同且衍射峰的强度降低,说明仅聚乙二醇结晶,且烷基的存在导致聚乙二醇结晶度降低。POM下观察发现当烷基长度增加时嵌段共聚物的球晶的Maltese黑十字消光图像逐渐模糊,球晶的生长速率逐渐下降。
其他文献
目前,癌症仍然是人类首要的死亡原因之一。尽管在过去的几十年中对癌症的治疗有了重大突破,但癌症的治疗仍是21世纪的一个重大挑战。目前临床使用的大部分抗癌药物都是通过对
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薄膜具有良好的强度、透明性和光泽度,是包装领域极具应用前景的一种材料。然而,由于聚丙烯(PP)结晶度高、表面能低、表面活性基团少,因此BOPP膜很难被打印、印刷。目前较常用的表面改性方法有电晕处理、火焰处理、等离子体处理等,由于它们均存在不同程度的退化效应,导致改性产品的质量不稳定。因此,本文的目的就是设计一种适用于BOPP膜表面改性且性能稳定的聚合物涂层,并通过合成改性
主族金属硫属化合物在热电材料、光催化、离子交换和化学传感器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以及潜在的应用价值,所以主族金属硫属化合物的研究一直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溶剂热反应是合成金属硫属化合物的重要方法,溶剂热反应的条件、溶剂和结构导向剂的种类等对产物的结构和性质具有重要影响。本论文分别研究了TM/Sb/S(Se)、TM/Sb/S(Se)和Ln/Sb/S(Se)溶剂热反应体系,以金属配离子为结构导向剂,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