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同志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必须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深度融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加强对中小企业创新的支持。”并且第一次明确提出了要支持民营企业发展。改革开放四十年来,民营经济不断努力克服其自身的缺点,已经成为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尤其是中小民营企业,它的发展与国民就业及社会稳定密切相关。截至目前,民营经济对国家财政收入的贡献占比超过50%,企业技术创新和新产品占比超过70%,城镇就业占比超过80%,全国城镇就业人数为4.25亿人,民营企业的就业人数达3.4亿。总的来说,民营企业,特别是中小民营企业的发展对于我国稳定增长、提高创新水平、增加就业等方面都做出了巨大的贡献。现阶段,中小民营企业正经历着由初创期向成熟期转变的过程,正在逐步走向成熟化、规模化。然而,在经济新常态的背景下,中小民营企业仍然存在着技术创新能力薄弱,技术性人才缺乏,企业融资难、政府服务体系不完善、产学研结合不紧密等许多问题,这些问题严重制约了中小民营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提升。本文参考了相关研究领域的大量文献,从相关概念及理论入手,表明了新常态下政府支持中小民营企业技术创新的必要性。通过研究中小民营企业技术创新过程中政府支持的现状及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刻的原因分析。本文以行政管理相关理论为依据,以经济新常态这一阶段为研究背景,运用文献研究法、定性与定量研究法、交叉研究法等多种研究方法,通过借鉴美、日两国政府支持中小企业技术创新的成功经验,提出在新常态下,中小民营企业技术创新中政府支持的相关建议。最后,对全篇论文进行了归纳总结并提出展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