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查汗萨拉金矿是西天山依连哈比尔尕晚古生代沟弧带西段新发现的金矿床,是该区域发现的与华力西中期中酸性岩浆活动及断裂构造密切相关的新类型金矿床。查汗萨拉金矿伴随造山晚期构造-岩浆-热液作用形成,早阶段张性构造-岩浆作用和晚阶段持续的张性构造-热液作用是金矿化富集的基本地质过程。矿区内闪长岩近东西向侵入上石炭统奇尔古斯套组上部,构造破碎作用严重。矿体呈脉状产在细晶闪长岩脉的中上部张性构造破碎带及蚀变围岩内,走向北西,倾向北北东,总体向西南侧伏。金矿体是由闪长岩及围岩经多阶段构造角砾化、硅化和绢云母化等热液蚀变形成的交代脉体。矿化类型为石英脉型和蚀变岩型。矿石矿物为黄铁矿、磁黄铁矿、黄铜矿、方铅矿。金矿物为自然金和银金矿,也发现硫(碲)银金矿和金铀矿物,赋存状态为裂隙金、包裹金和晶隙金,金矿物粒度属于次显微金和显微金。矿床的形成经历了内生-热液成矿期、构造破碎期和表生淋滤富集三阶段。成矿流体C、H、O同位素组成说明查汗萨拉金矿床成矿流体可能为岩浆水和变质水的混合。金矿石中原生包裹体主要有两种类型:气液两相包裹体和富CO2三相包裹体,具有中温、低盐度特点,成矿流体属CO2-H2O-NaCl型热液,成矿深度为1.0km。流体混合作用是查汗萨拉金矿金沉淀的主要原因,期间可能发生了流体减压沸腾作用。矿石中δ34SV-CDT范围为-9.8~-7.3‰,平均值为-8.28‰,赋矿的奇尔古斯套组凝灰质粉砂岩中硫膏岩类矿物含量稀少,矿石中硫化物含量较低,硫来源于地层。矿石铅同位素数值在正常铅范围之内,铅同位素值在铅构造模式图解和Δβ-Δγ成因分类图解上,都分布于上地壳与地幔混合区域。矿石铅可能为上地幔或下地壳起源的闪长岩,受地壳铅混染不明显。在上述研究基础上并结合区域地质环境,认为查汗萨拉金矿床属于晚造山阶段产在闪长岩中并受断裂构造控制的构造破碎蚀变岩型矿床,总结找矿标志、建立成矿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