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分析60例导师治疗慢性肝病的病例,对项凤梅主任中医师诊治慢性肝病的临床经验和用药规律进行探讨。方法:本研究收集来自2017年6月至2018年9月间于江西中医药大学附属医院治未病中心门诊和脾胃肝胆门诊就诊的慢性肝病患者60例,釆集患者首诊的主诉、症状、现病史、既往史、理法及用药,加以整理,对项凤梅主任中医师用中药治疗慢性肝病的临床经验及用药规律进行初步探讨。结果:1.慢性肝病常见的临床表现有:乏力、便溏、纳差、情绪抑郁、腹胀、寐差、右胁隐痛、小便黄、烦躁易怒等均占所有症状的20%以上,其次为口干(18.33%),胸脘痞闷(15.00%),腰膝酸软(15.00%),黄疸(11.67%),右胁胀痛(10.00%)等。2.60例慢性肝病常见的证型分布为:肝郁脾虚证(26例,占总数的43.33%),肝胆湿热证(11例,占总数的18.33%),肝肾阴虚证(10例,占总数的16.67%),脾虚湿蕴证(9例,占总数的15%),水瘀互结证(4例,占总数的6.67%)。3.导师治疗慢性肝病的常用药物是:党参、陈皮、半夏、黄精、柴胡、金钱草、佛手、郁金、菟丝子、补骨脂、白芍均占药物总数的2%以上。党参(4.66%)、陈皮(4.30%)以健脾益气为主,黄精(2.87%)、菟丝子(2.15%)、补骨脂(2.15%)补肾,柴胡(2.78%)、金钱草(2.51%)、佛手(2.51%)、郁金(2.42%)疏肝等。4.导师治疗慢性肝病的用药归经以入脾、肝、肺、胃、肾经为主,入脾经(57.31%)的药物主要有党参、陈皮、半夏、白豆蔻、紫苏梗等;入肝经(51.03%)的药主要有柴胡、白芍、郁金、香椽、佛手等,入肺经(40.27%)的药物有党参、陈皮、半夏、黄精、厚朴等;入胃经(40.09%)的主要药物有半夏、佛手、白豆蔻、炒麦芽等;入肾经(24.13%)的药主要有黄精、菟丝子、补骨脂、金钱草等。5.性味分析得出导师用药以甘温、苦辛之药为主。甘味药物(51.75%),如党参、黄芪、麦芽、黄精等;辛味药物(48.34%),如陈皮、半夏、菟丝子、补骨脂等;苦味药物(45.74%),如陈皮、佛手、香椽、白芍等;温性药物(29.23%),如陈皮、半夏、佛手、香椽等。结论:1.导师治疗慢性肝病时,结合“五脏一体观”,坚持整体观念,综合治理。2.慢性肝病的病位在肝,涉及脾肾,病机总以本虚标实常见,因此治疗上扶正固本贯穿始终,治疗原则主要以健脾益气,补益肝肾为主,以理气疏肝,清热解毒为辅,再根据临床症状配伍利湿清热,活血化瘀,祛毒退黄之品。3.导师配伍方药灵动而不拘泥,加减变化灵活,药物使用平凡易得,且轻灵不滋腻,中病即止,绝不拖沓。4.注重慢性肝病的健康管理。